Ky开元集团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国科大杭高院团队提出环境污染物筛查与风险评估融合新范式
2025年07月21日 11:52:32 来源:Ky开元集团 作者:宋池 点击量:706

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傅建捷研究员团队于在环境科学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前瞻性观点文章,创新性提出融合高分辨质谱非靶标分析(NTS)与计算毒理学(CT)的新范式,以解决海量新污染物毒性识别与风险评估的瓶颈难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国科大杭高院)环境学院江桂斌院士工作室傅建捷研究员团队,于2025年7月15日在环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重要观点文章。该文题为“Nontarget Screening Analysis Combined with Computational Toxicology: A Promising Solution for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in the Big Data Era”,提出了一种融合高分辨质谱非靶标分析(NTS)与计算毒理学(CT)的创新科学范式,以应对当前新污染物筛查与风险评估领域的关键挑战。
 
 
  文章指出,现代社会人群持续暴露于大量人工合成化学品中,其中许多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有效评估环境化学物质的效应,对于加强政府化学品监管、支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以及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至关重要。然而,环境样品筛查常能发现海量新污染物,如何高通量且精准地识别其毒性终点并评估相关风险,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显著瓶颈。
 
  针对此难题,研究团队基于高分辨质谱非靶标分析(可筛查环境样品中大量已知和未知化学结构的污染物)与计算毒理学(可基于化学结构高通量预测毒性效应)的技术特点,前瞻性地提出了将两者深度融合的科学新范式。文章首先系统梳理了非靶标分析和计算毒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应用现状。随后,依据两种技术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两条核心融合技术路线:一条是“结构-毒性(效应)-风险”路线,即从识别出的污染物结构出发预测其毒性效应进而评估风险;另一条是“毒性(效应)-结构-风险”路线,即从观察到的毒性效应出发反向识别潜在结构特征进而关联污染物并评估风险。文章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了这两条路线的操作流程。
 
  该研究特别强调了非靶标分析和计算毒理学方法自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并呼吁在融合路线中引入系统性的不确定性分析,以提高最终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度和科学接受度。在严格规避方法自身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具体融合路线的选择应取决于研究目的。理论上,这两种路线均能高效、快速、特异地实现新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和高风险污染物的优选排序,为环境监管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文章进一步展望了该融合范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推动多节点交叉融合、建设多元数据库、开发集成应用平台、整合广谱评估与单一污染物评估功能、发展高通量效应验证技术以及促进融合方法的标准化。这一新范式为解决大数据时代下环境污染物识别与风险评估的难题提供了系统性思路,有望显著推动新污染物治理与环境健康风险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220万元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采购质谱联用仪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就“全自动顶空进样气象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20万元。
    2025-07-21 10:22:33
  • 预算292万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所采购检验设备供应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采购检验及科研用实验供应品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92.9848...
    2025-07-21 09:27:16
  • 预算500万 南京市浦口区农业农村局采购液质联用仪

    近日,南京市浦口区农业农村局就“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仪器设备采购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500万元。
    2025-07-18 10:04:05
  • 预算160万元 大理大学采购一批仪器设备

    大理大学就“大理大学药学学科建设项目”发布招标文件,预算160万元。
    2025-07-18 09:09:04
  • 预算849万 北京市丰台区生态环境局采购环境监测仪器

    近日,北京市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就“2025年监测能力达标建设及实验室改造建设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849.997万元。
    2025-07-17 09:45:2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