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元集团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会议回顾】分论坛二: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
2025年07月18日 15:57:13
来源:Ky开元集团 点击量:1543

2025年7月8日—11日,第十五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技术发展研讨会在西安隆重召开。分论坛二主题为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
2025年7月8日—11日,第十五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技术发展研讨会在西安隆重召开。本届研讨会主题为 “加强生命科学仪器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开创平台技术共享新模态”,主要围绕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技术开放共享机制和关键技术创新、公共平台智能化管理、专业技术支撑队伍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前沿技术和仪器设备自主研发等专题展开交流研讨。
论坛第一单元



论坛第一单元由浙江大学方三华正高级工程师主持。
北京大学何其华教授介绍了荧光寿命及荧光寿命成像技术及在生物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双光子荧光寿命成像在肿瘤代谢、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
北京大学黄小帅研究员团队为满足高轴向分辨率、快速成像和低光毒性等需求研发了多项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包括活细胞三维各向同性分辨率的快速超分辨成像技术系统、多层结构光照明显微镜、超分辨率荧光与无标记光学衍射层析双模态显微成像技术。
广州超视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珂分享了超视计公司针对活细胞长时程超分辨场景提供的全栈式成像解决方案,列举了HIS-SIM、SIM-Supreme、Cell Xpanse、FINER等一系列硬件软件产品的技术优势,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论坛第二单元




论坛第二单元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蔡文娟高级工程师主持。
北京大学施可彬教授聚焦无标记光学层析三维体成像,介绍了其团队近期发展的全景式无标记高时空分辨成像技术,并列举了其在活细胞超分辨成像中的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孟令杰教授团队为解决光诊疗技术的荧光探针存在靶向精度不足、聚集态发光淬灭严重以及光热-光动力-荧光性能失衡等问题,提出分子固定调控激发弛豫通道策略。此外,团队针对激发态能量耗散问题还开发了有机纳米晶的制备调控新方法。
清华大学王文娟高级工程师系统介绍了相分离研究中的关键光学成像技术,重点介绍该平台在高通量共聚焦成像、荧光光谱成像、荧光寿命成像(FLIM)和超分辨成像等方面的技术发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和技术支持。
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易海英展示了徕卡的TauSTED Xtend技术。TauSTED Xtend是通过STED与荧光寿命成像相结合的一种兼具成像分辨率和温和性的技术,解决了STED技术很难适应活细胞的动态过程这一痛点。
论坛第三单元





论坛第三单元由清华大学王文娟高级工程师主持。
浙江大学方三华正高级工程师介绍了超级分辨率径向波动技术(SRRF)在亚细胞过程动态观测中的优势,并详细介绍了其团队针对NanoJ-SRRF平台的参数设置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指出,通过结合 AI 和多模态技术未来SRRF性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上海科技大学李晓明正高级工程师从平衡物镜工作距离和分辨率、选择更灵敏的检测方法、选择更加温和快速的光切技术、采用适当的图像后处理等几个方面分享了生物厚样品高分辨率成像的经验。
北京大学单春燕高级工程师总结了超分辨技术在细胞内超微结构解析、细胞器动态相互作用、分子定位与互作分析、生命核心调控过程动态追踪等方向的应用情况,分享了超分辨显微镜结合深度学习和新型荧光探针开发过程,推动超分辨动态定量分析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郭文静高级工程师指出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在发育生物学和疾病机制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详细介绍了这项技术在细胞谱系解析过程中的应用,以及该技术与空间转录组、微流控等技术联用的可能性和融合运用后的优势。
仪景通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易鑫博士介绍了EVIDENT研发的新一代超高分辨转盘共聚焦系统IX85-SpinSR。该系统针对传统显微设备在分辨率、拍照速度、荧光信号等方面的问题设计,能够轻松实现多色长时间超高分辨(110nm)成像,适合捕捉精细结构的快速动态过程。
论坛第四单元





论坛第四单元由浙江大学方三华正高级工程师主持。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任小雨工程师从样本制备、成像参数调节、图像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等关键实验环节切入探讨了荧光共定位实验全流程中的技术难点与优化策略。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蔡文娟高级工程师系统总结了钙成像技术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植物钙成像的发展和常用显微工具/数据分析做系统梳理,支持植物生命科学研究人员进行顺畅高效的相关钙成像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璞教授探讨了类器官在组织成像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详细阐述了受激拉曼技术在组织成像中的原理、优势和应用实例,通过对类器官和受激拉曼在组织成像中的综合分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南京理工大学左超教授阐述了非干涉定量相位成像与衍射层析显微技术的核心原理、关键仪器设计以及在高通量活细胞动态观测、病理研究和药物筛选等生物医学领域的突破性应用,展望其推动生命科学定量化研究的巨大潜力。
西安交通大学郝英工程师聚焦跨尺度多模态显微成像平台的建设及应用,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多模态生物显微成像平台的建立及生物显微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岳麓山实验室大规模采购155套仪器设备,中标总金额超2100万元!
此次岳麓山实验室大规模采购155套仪器设备,涉及仪器设备包括显微操作系统、常温超薄切片机、紫外分光光度计、制备液相色谱仪等,中标总...2025-07-21 11:32:45 -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就“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采购仪器设备项目(第二批)”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193.54万元。2025-07-21 09:21:29
-
第十五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技术发展研讨会分论坛五:分子互作技术论坛
本届研讨会主题为 “加强生命科学仪器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开创平台技术共享新模态”2025-07-17 09:05:23 -
预算1173.848万元 呼和浩特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采购文物保护专用设备
近日,呼和浩特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呼和浩特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超景深显微镜、便携式红外光谱仪等文物保护专用设备,预算1...2025-07-16 09:55:4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