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元集团首页>资讯中心>政策法规>正文

生态环境部:数智化革新,未来五年生态环境监测的飞跃发展
2024年03月15日 15:48:06 来源:Ky开元集团 点击量:7100

生态环境部今天(15日)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环境监测手段已难以满足快速、准确、全面获取环境信息的需求。数智化转型,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环境监测进行深度融合与创新,是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生态环境部今天(15日)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未来5年,我国将加速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的数智化转型,创新监测手段,实施四大监测能力建设工程。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在数智化转型方面,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技术充分应用,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智能化改造基本完成,与数字化相适应的新一代监测技术体系基本建立,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应用支撑基本实现全链条流程化、智能化,智慧监测全面推进。
 
  在数据质量方面,覆盖全部监测活动的“人机料法环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如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全国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真、准、全得到有效保障,新拓展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步建立,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造假得到有效遏制。
 
  在基础能力方面,实施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监测科技创新、强基层补短板、监测人才培养等四大能力建设工程,用5年左右时间,在重点区域建成若干一体化监测示范区,推出100个左右监测现代化市县优秀案例,完成监测技术人员轮训。
 
  根据新发布的《意见》,数智化转型预计将带来一系列积极成效。首先,监测效率和准确性的显著提升将使得环境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处理;其次,数据驱动的环境管理将更加精准,有助于避免“一刀切”式的粗放管理;再次,公众参与度的提高将增强社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和监督力度;最后,数智化转型还将促进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北京:到2030年重点领域甲烷排放将得到有效控制

    近日,北京市印发实施《北京市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到2030年,重点领域甲烷排放将得到有效控制,甲烷资源...
    2025-07-17 13:15:18
  • 生态环境部发布《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等两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日前,生态环境部批准《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等两项标准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并予发布。
    2025-07-16 10:20:58
  • 生态环境部发文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 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着力提升行政检查的规范性和精准度,确保生态环境领域行...
    2025-07-15 15:22:25
  • 等离子去钻污机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南通深南电路有限公司项目-等离子去钻污机,项目编号:0730-254010SZ0047/04,招标范围:0730-254...
    2025-07-15 10:16:17
  • 计划检查100家机构!2025年度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

    八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度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计划检查100家机构,生态环境监测、食品检验等为重点监管领域。
    2025-07-15 09:57:03
  • 农业农村部发布11个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等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2025-07-09 15:11:1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