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元集团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粮食安全即是品质安全 又是储粮安全
2022年10月11日 11:31:31
来源:Ky开元集团 作者:小王 点击量:5308

粮食安全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我国更是将粮食安全视为国家大事,放在民生问题的重要位置,通过政策支持以及技术发展,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工程的推进,保障居民能够随时随刻吃上安全、放心的食物。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粮食安全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我国更是将粮食安全视为国家大事,放在民生问题的重要位置,通过政策支持以及技术发展,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工程的推进,保障居民能够随时随刻吃上安全、放心的食物。
纵观过去数十年来我国的粮食产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完成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解决了十四亿人民的温饱问题,成为了一个能够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大国;第二件事情则是通过技术革新,真正意义上让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强、收储调控能力明显提升、供给结构不断优化,走出了一条我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或许这么说看起来不够直观,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一组数据。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657亿斤,这也是近十年里,我国粮食总产量第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而这一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483公斤,高出了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2成以上,并且,根据相关检测数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我国在粮食生产这块,已经实现了“又多又好”的目标。
而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在粮食品质保障工作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一方面,我国陆续出台了多条规范农药使用的条例,来确保农药能在不影响粮食品质的情况下被合理使用。同时也设立了相应的环境监测网络来确保种植环境的土壤、水体情况。除此之外,针对收成后的粮食,以及市面上贩卖的粮食产品,有关部门也积极开展相关的检测工作,借助农残检测的气质联用仪、光谱仪等现代分析仪器,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而除了品质本身外,我国更在储量安全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前文提过,收储调控能力明显提升也是我国在粮食安全道路上收获的巨大成果。并且从发展的角度来说粮食储备量决定了一个国家应对粮食市场波动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国家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
那么储量安全又该如何保障呢?粮仓便成为了关键。粮仓是储粮的设施,针对不同类型的粮食在细节设计上也会有所差异。但是从目的性来说,为了更长时间的粮食存储,其防潮性、隔热性、通风性、气密性、防火性都需要有所保障。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到现代化社会这一大背景,粮仓的作业便利性以及先进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可以说,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粮仓,背后可能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现代化技术支持。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还针对粮仓建设出台了更加完善的标准,并且鼓励、支持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其中明确了要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融入到粮仓建设中,在进一步提升粮仓基本职能的同时,提升整体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支持经费3122万元!河南公布13类科研仪器设备购置项目清单
本次公布的拟支持项目清单精准投向三大领域,拟支持经费共3122万元。其中,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类的投入规模最大,为1865万元。2025-07-23 10:42:58 -
夏日的热浪席卷而来,冰淇淋成了人们消暑降温的“宠儿”,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摊贩,还是大型食品企业,都在加足马力生产各类冰淇淋。而这背...2025-07-22 15:46:39
-
山西:加强食用农产品检测机构监督管理 进一步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7月18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山西省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暂行)》,明确规定了检测机构的工作要求及考核管...2025-07-22 10:33:39 -
7月16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和食品生产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通告》,通告从生产要求、主体责任、规...2025-07-21 16:28:42
-
在河南薯产品产业的发展进程中,食品加工机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推动了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还助力产业实现了从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的...2025-07-21 14:43:34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利用二维层状双氢氧化物载体材料,成功构建了一种镓铜双金属纳米酶电...2025-07-17 16:46:27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