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自动化创新,共探生物样本库智能化未来
上海,2025年7月11日 —— 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BBCMBA)样本自动化整合工作组主办的“2025年企业调研讨论会(Hamilton站)"在哈美顿(Hamilton)上海公司圆满落幕。会议汇聚生物样本库领域多位专家和自动化设备用户,深度探讨自动化技术赋能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技术路径和创新前景。
以技术协同驱动行业革新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样本库原主任孙孟红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Hamilton凭借自动化液体处理及存储系统的技术应用的先进成果,尤其自动化技术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整合’的创新实践中,发挥了企业助力生物样本库的精彩贡献。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研发中心执行主任张小燕博士与Hamilton自动化中国区总经理李广梅女士指出:产学研协同是推动生物样本库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动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样本库原主任孙孟红教授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研发中心执行主任张小燕博士
Hamilton自动化中国区总经理李广梅女士
前沿实践成果分享:数字化时代生物样本库建设与运营成果分享
数字化建设赋能样本库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疾控中心生物资源保藏与应用部负责人吕子全博士系统阐述样本库"建设-运营-转化"全周期管理经验,提出:"大数据驱动下,高质量生物样本库将成为科技转化与生物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
自动化功能岛落地验证长期价值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样本库技术主管丁斐以本院实践为例证:"大型自动化系统前期投入虽高,但后期在操作效率、管理规范性和资源利用率方面的优势显著提升。"目前该院样本库已通过CNAS样本库认可。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资源保藏与应用部负责人吕子全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样本库技术主管丁斐
现场演示环节:
在Hamilton上海展示中心,专家们观摩了Hamilton的自动化液体处理和存储设备演示。Hamilton先进的MagPip通道使用管状线性驱动使非接触分配低至0.35µL的体积,384孔板移液仅需12秒。液体相位识别技术(LFC)是一种基于压力的监测方法,用于探测离心后的血液和其他分层溶液等样本中的液-液界面。利用Hamilton全程吸放液监控(TADM) 功能, LFC技术可在一个移液循环中识别、分离和移取多达16个样本至不同的目标实验室器具中。Verso Q20是-20℃灵活高效的样本存储系统,可以在一个系统中存储和管理几乎任何SBS格式的实验器皿,通量可达500管/小时。
讨论环节:探索下一代生物样本库建设方向
生物样本库的数字化管理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样本全生命周期高效、规范、可追溯的管理模式,涵盖从样本采集到最终应用的各个环节,将物理样本与数字信息无缝整合入生物样本库质量管理系统。生物样本库建立后,其包含的高质量、注释完善的生物样本及其关联的临床、流行病学数据,是极其宝贵的资源,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下游应用可能性。
数字化转型需生态协同
康晓楠教授指出:"生物样本库向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任重道远,需要众多设备厂商积极配合。数字化建设是向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使用者反馈数据,实现闭环。"
标准化建设迫在眉睫
戴蒙教授呼吁:"亟需建立覆盖耗材、流程的行业统一标准。"
前沿技术应用突破瓶颈
倪超博士强调:"类器官作为战略资源,是未来生物样本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攻克操作复杂度与成本控制难题。"
黄楚天老师(上海市儿童医院)、禹顺英教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别就特殊样本库对智能化需求分享洞见。
本次会议通过技术展示、实践分享与深度研讨,为构建"智能高效、数字可持续"的生物样本库生态提供了关键技术路径与协作框架。在自动化技术持续革新与行业合力推动下,生物样本库将加速向高质量、高价值方向演进,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在生物样本库领域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未来的生物样本库将更加智能和高效,助力科学、造福人类。
关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BBCMBA)是我国生物样本库领域行业组织,样本自动化整合工作组致力于推动自动化技术在样本库中的创新应用与标准建设。
关于Hamilton(哈美顿)
Hamilton是全球优秀的制造商,为科学界提供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和实验室自动化技术。Hamilton产品专注于创新设计,将液体处理技术纳入产品组合,包括液体处理平台、基于标准应用的解决方案、小型设备、耗材和OEM液体处理解决方案。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