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FD-IIIA型中低频热疗仪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风、寒引起的各关节、神经疼痛,肌肉酸痛,胀痛等相关疾病的特点,利用专门开发设计的特殊低频脉冲波形,并采用特制的高强度螺旋式电热,使用安全电压产生电热效应,对人体特定的穴位或部位进行电疗和热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驱风祛寒、舒筋活络、消炎镇痛的目的。经临床试用证明:具有较好的疗效。
该治疗仪操作简单、治疗伤,治疗成本低廉。特别适用于大、中、小医院,门诊部及企事业单位医务室使用。
FD-IIIA型中低频热疗仪使用:
1、仪器说明
2. 使用前的准备
1) 将输出调整钮逆时针方向调回“0”位。
2) 将电源线插头插入仪器后面板的电源插座内。
3) 确认电源开关处于断电位置。
5) 将“电疗输出线”插头和“电输出”插头分别插入“电疗、电热输出插口”中。
6)时间设定:开机显示“30”分钟,然后点按定时【+/-】时间以5分钟为单位调整,即“30、35…60、05、10…”循环,时间显示剩余时间,可供操作人员观察,到时后电疗、热疗同时停止。
3. 电疗:
1)将棉布垫用温水浸透,轻轻挤出多余水分(见右图),将药液倒入棉垫中间。
2)按照推荐的穴位和部位选准穴位(参看尾页“治疗穴位选择正、负电极的位置”及“图电疗示意图”),将浸湿的棉布垫平铺在患者皮肤上,上面依次放置电极板[导线红色插头电极为正极,另一极为负极](参看下图),外部用固定带捆扎固定。
电极板导电面(黑色)应朝向皮肤。棉布垫紧贴皮肤,使电极板与皮肤无直接接触。
对于不易用固定带固定的穴位和部位(如:颈部、肩部等位置)建议用自备砂袋压覆。
3)开启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时间显示“30”分钟,然后点按定时“增加”设置治疗时间。
4)仪器电疗设有两种波形可选:功能键“I”为低频脉冲波,电流渗透部位较浅;功能“II”为低频调制的中频脉冲,电流渗透较深。
5)顺时针旋转能量调整钮,开始计时,该路对应的输出电流显示数字变化,输出能量逐渐增大,患者身体与电极接触部位产生捶击感,随着输出能量逐渐增大,捶击感逐渐增强,直到患者能耐受,再回旋约1/3进行电疗(无特殊需要,输出能量9.9mA,超出后无输出,显示E.┏并报警提醒)。
6)按调频键设置频率调整,设置频率6Hz,以患者感受较舒适为宜。
7)每天治疗一次,每20次为一个疗程,各疗程之间应休息一周。
注意:治疗到时或短时断电后重新打开仪器时,必须重新将“能量调整钮”逆时针方向调回“0”位,否则“能量调整钮”无作用。
4. 热疗:
1)将热垫输出插头插入仪器“电输出”插口中。
2)热垫可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分别放入颈肩部、膝部和通用固定套内,将电热垫放在患者接受热疗部位(贴身衣物不宜过厚),用固定带捆扎固定,不易固定部位建议用自备砂袋压覆。
3)按下“电热开关”,指示灯常亮为“强”档;再按下“电热开关”,指示灯闪烁为“弱”档;再次按下“电热开关”,指示灯关闭。打开电热功能,电热垫开始升温,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电热垫达到合适温度后可将“电热开关”在“弱”档保持一定温度热疗。
4)电热转换功能是在电热垫与电热电极板之间切换。A为电热电极板;B为电热垫,两者选一,不可同时进行热疗。
5)电热治疗一般每次20~30分钟。
5. 综合治疗:
使用电疗和热疗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和巩固治疗效果。现推荐如下:
1)电疗和热疗连续进行:先热疗再电疗或先电疗再热疗,具体操作方法同电热治疗、电疗操作。
2)电疗与热疗同时进行:按照电疗附件放置方法将棉布垫、电极板、电热垫(如使用电极板则不用电热垫)放置好后,用固定带固定。此项治疗同时进行电疗和热疗,可节省治疗时间,但需注意棉布垫不可太湿,以免将电垫沾湿(在电疗、热疗同时治疗时,电疗到时后热疗也同时停止)。
6. 治疗结束后的处理
1)治疗到时后,将输出调整钮反时针方向调到“0”位。
2)关闭“电热开关”及“电源开关”。
3)解除固定带,取下患者身上的电极,关闭电源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