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GZ-ⅢA型药物导入热疗仪是利用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流,药物导入,将中频电和药物导入结合在一起,起到对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该产品由机体、电子线路、电源、电极、电热电极等组成。仪器为两路输出。
2、GZ-ⅢA型药物导入热疗仪使用前的准备
1) 确认电源开关处于断电位置。
2) 将能量调整钮和脉宽调整钮逆时针方向调回“0”位。
3) 将电源线插头插入仪器后面板的电源插座内。
4) 接通220V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5) 将“输出线”插头插入仪器前面板“能量输出插口”中。
6) 时间设定
该仪器有时间记忆功能,开机为上次治疗时间。点按定时“+/-”时间以5分钟为单位调整,即“…30、35…60、05、10…”循环,选定时间后,顺时针旋转输出调整钮开始计时,时间显示剩余时间,可供操作人员观察,到时后电疗、热疗同时停止。
7) 脉宽:10~100ms,以1ms为单位调整,显示“ ”
3.电疗
1) 将棉垫用温水浸透,轻轻挤出多余水分(参看图3)。
2) 参照推荐的穴位和部位选穴(参看尾页“治疗穴位选择及正、负电极的位置”),将浸湿的棉垫平铺在患者皮肤上,上面依次放置电极板(红色导线电极为正极,另一极为负极),外部用固定带捆扎固定。
F 电极板导电面(黑色)应朝向皮肤。棉垫紧贴皮肤,使电极板与皮肤无直接接触。
F 对于不易用固定带固定的穴位和部位(如:颈部、肩部等位置)建议用自备砂袋压覆。
3) 开启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4) 设置电疗时间,设置方法同“时间设置”,然后顺时针慢慢旋转输出调整钮,该路对应的输出电流显示当前电流值,输出电流逐渐增大,到患者能耐受后,回旋总能量的1/3进行电疗(当电流小于10mA显示X.X;大于等于10mA显示XX;显示20mA超出后显示E┏)。一般每次治疗30分钟左右。
注意:治疗的同时可旋转“脉宽调整”钮改变输出脉宽,首次治疗将“脉宽”键调到最小,视患者情况可增加脉宽输出;脉宽越大,患者针刺感越强,脉宽越小,患者针刺感越小。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治疗穴位和人体的阻值的不同,调整输出能量和脉宽值,使患者在治疗时感觉舒适。
每天治疗一次,每20次为一个疗程,各疗程之间应休息一周。
5) 药物离子导入:该仪器具有药物离子导入的功能。使用时可参照仪器使用方法,在棉垫上浸入药液做药物导入。(药液是由医师根据病人情况确定的。)
4.热疗
1) 将带电热功能的方形插孔电极板与输出线连接插入仪器“能量输出”插口中。将电热垫放在患者接受热疗部位(贴身衣物不宜过厚),用固定带捆扎固定,不易固定部位建议用自备砂袋压覆。
2) 按“电热”键,电热指示灯亮,开始进行热疗。电热指示灯常亮为“强”档;电热指示灯闪烁为“弱”;电热指示灯熄灭电热关闭。
3)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电热垫达到合适温度后可将“电热”切换至“弱”档,使电热垫保持一定温度进行热疗。
4) 热疗60分钟定时时间到,治疗结束。
6.综合治疗
使用电疗和热疗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和巩固治疗效果。推荐如下:
1) 电疗和热疗连续进行:先热疗再电疗或先电疗再热疗,具体操作方法同电热治疗、电疗操作。
2) 电疗与热疗同时进行:使用带加热功能的方形插孔电极板,按照电疗附件放置方法将棉垫、电极板放置好后,用固定带固定或自备砂袋压覆。此项治疗同时进行电疗和热疗,可节省治疗时间(在电疗、热疗同时治疗时,到时后电疗热疗同时停止)。
7.治疗结束后的处理
1) 治疗到时后,将输出调整钮和脉宽调整钮逆时针方向调到“0”位。
2) 关闭“电热”及“电源开关”。
3) 解除固定带,取下患者身上的电极板。
4)每次使用后将电极板用清洁的棉布擦拭干净、棉垫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