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元集团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科学家提出钠离子电池极端低温电解液设计策略
2024年06月06日 15:35:14 来源:Ky开元集团 点击量:8891

这一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80Wh/kg,循环寿命可达5000周,运行温区为-85℃至25℃。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极端环境的探索研究也在一步步推进,,如极地探险、太空探索等。如何保证极端环境下科研仪器的正常运行,是保障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低温电池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如普通民用电池在-20℃下无法使用,而低温锂离子电池在-50℃下仍可正常使用。发展极端低温电池对于寒冷气候下人类活动以及极寒条件下太空探索和深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低温下的电解液尤其是水系电解液存在易冻结的问题,阻碍了电池在低温下应用。H2O-solute相图存在三类典型的温度参数——冰点(Tf)、共晶温度(Te)、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传统的低温防冻电解液设计策略一般聚焦于调控电解液的Tf,但Tf无法准确反映出电解液的防冻低温极限,仅通过调控Tf来设计防冻电解液,限制了高性能极端低温电池的开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勇胜和副研究员陆雅翔,联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赵君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怡君,基于对H2O-solute相图的深入研究以及大量差示扫描量热数据的归纳总结,提出了极端低温电解液的新型设计策略,实现了性能优异的极低温水系钠离子电池。这一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80Wh/kg,循环寿命可达5000周,运行温区为-85℃至25℃。
 
  该团队基于对H2O-solute相图的研究发现,Te决定电解液的热力学防冻低温极限,而Tg则决定电解液的动力学防冻低温极限,且只有在强过冷能力电解液体系中才能够在Te和Tg之间保持足够长时间的过冷液态。因此,该研究提出了设计低Te和强过冷能力的防冻电解液是实现极端低温电池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基于对大量H2O-salt和H2O-solvent体系差示扫描量热数据的总结归纳以及多溶质体系比单溶质体系具有更低Te的共识,该团队提出了设计极端低温水系电解液的通用策略,也就是低Te和强过冷能力的防冻电解液可以通过引入具有高阳离子势的盐或者高溶剂给体数的共溶剂构建多溶质体系来实现。该策略是基于相图的普适性特点而提出的,因此预期在未来可应用于极端低温非水系电解液的设计。
 
  以钠离子电池的低温水系电解液设计为例,该研究通过引入高阳离子势的盐和高溶剂给体数溶剂,设计了一系列钠基的极端低温防冻电解液并实现了极低的Te和Tg。基于防冻电解液,组装的NaFeMnHCF/H50EG50-2m NaCF3SO3/NaTi2(PO4)3电池室温下能量密度80Wh/kg,8C倍率下循环50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70%,可以在-60℃至25℃之间正常工作,并在-70℃下点亮LED灯。组装的NaFeMnHCF/1m NaClO4+4m Ca(ClO4)2/PTCDI电池室温下能量密度65.7 Wh/kg,4C倍率下循环250周循环容量保持91.1%,且所组装的10mAh软包电池能够在-85℃至25℃之间正常工作。
 
  上述研究对极端低温电解液的设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以Rational design of anti-freezing electrolytes for extremely low-temperature aqueous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香港研究资助局以及北京市、江苏省等的支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世界首项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发布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有助于推动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025-07-18 10:36:01
  • 水系准固态锌离子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林华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采用了亲锌增...
    2025-06-25 10:50:56
  •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高性能液流电池用超薄聚合物膜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研发出厚度仅为3微米的高稳定性超薄聚合物膜材料,将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电流密度提升至300...
    2025-06-23 11:42:52
  • 大连物化所发现光电-热电耦合效应可提升太阳电池效率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DNL16)李灿院士团队提出了光电-热电双效应耦合的思路,并发现了光伏效应与热电效应的耦合机制,实...
    2025-06-19 13:45:14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再获突破 昆明理工大学带来全新成果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江照教授和何冬梅教授团队在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上...
    2025-06-17 17:23:32
  • 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

    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
    2025-06-16 11:14:5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