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元集团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长春应化所研发新型水质比色检测法 守护水环境安全
2024年05月29日 11:42:00 来源:Ky开元集团 点击量:862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近日取得了水质检测领域突破,其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序膜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新型显色试剂的水质生物毒性比色检测方法。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近日取得了水质检测领域突破,其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序膜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新型显色试剂的水质生物毒性比色检测方法。这种新方法不仅简便、快速,而且高效,可在水环境安全检测上发挥重要作用。
 
  水质检测对于确保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如果水质受到污染,含有有害物质,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通过水质检测,我们可以及时了解水质的状况,发现潜在的污染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然而,现有的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一般采用斑马鱼、发光细菌、产电细菌等生物检测水质毒性,存在操作繁琐、成本高昂和结果不可直观观察等局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经过长期努力,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比色检测法。这种方法运用特殊微生物培养基选择性释放显色媒介,构建了一个特异性显色系统,能够实现对水质生物毒性的直接可视化检测。当有毒物质进入该系统时,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改变水样颜色,通过颜色的变化程度来反映水质的毒性程度。
 
  这种快速检测方法对水质检测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它能够快速响应水质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威胁,确保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其次,快速检测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效率和便捷性。由于检测过程简便、快速,使得现场检测成为可能。工作人员可以在现场直接进行水质检测,无需将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大幅缩短了检测时间。此外,快速检测方法还可以降低检测成本,使得水质检测更加普及和经济。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型显色检测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检测结果可视化等优点,有望为发展新型比色检测试剂盒及相关仪器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并在饮用水毒性检测、生态毒性检测、危险废物检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该团队已发表了两篇SCI论文,并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4件。未来,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开发比色检测试剂盒,并研制便携式、台式和在线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器,以推动该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超2.5亿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采购大批科研仪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计划采购多功能水质重金属检测仪、倒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仪器设备,预算超2.5亿元。
    2025-07-24 14:24:18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重金属水污染应急监测技术指南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突发水环境事件重金属应急监测技术指南(试行)》,适用于涉重金属水污染事件,不包含辐射及海洋污染,即日起由省级...
    2025-07-24 11:29:57
  • 预算129万元 辽宁省抚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采购仪器设备

    辽宁省抚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就“抚顺市地下水监测能力建设项目(一期)”发布招标文件,预算129万元。
    2025-07-23 10:13:02
  • “三峡一号”投入使用 功能强大打造“水上实验室”

    近日,“三峡一号”科考船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三峡一号”总长56.7米,型宽9.8米,型深3.5米,设计最大航速为24公里/小时,...
    2025-07-17 16:02:40
  • 262.8亿!财政部集中下达2025年环境治理相关资金预算

    近日,财政部集中下达2025年环境治理相关资金预算,总预算高达262.8亿元。
    2025-07-10 15:11:36
  • 预算174万元 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采购仪器设备

    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就“地表水应急监测多参数仪器采购项目 JSZC-320100-JSGC-G2025-0053”发布招标公...
    2025-07-09 09:13:4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