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联用仪作为高端科研
仪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质谱仪行业市场规模达192.7亿元,同比增长15.37%。根据市场规模的大小划分,质谱主流机种包括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液相
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电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其中,国内LC-MS市场销售总额占比几近一半。
基于海关总署公开的数据,近期,Ky开元集团特整理了质谱联用仪(海关编码:90278120)的进出口数据,并对其汇总分析。本次数据分析直观地展示了我国质谱联用仪的进口与出口情况,旨在为业界更全面地洞察国内质谱仪市场的动态趋势与行业未来发展。
据Ky开元集团编辑整理,2024年我国共进口质谱联用仪3075台,进口总金额约45.53亿元;共出口122台,出口总金额约1.58亿元。进口数量占总数量的96%,进口金额占总金额的97%。整体来看,高端质谱市场仍由进口品牌垄断,近几年国产质谱开始趋向高端发展,国产替代进程仍需加速。


2024年质谱联用仪进口数据分析
据Ky开元集团整理,2024年我国共进口质谱联用仪3075台,进口总金额约45.53亿元。其中,10月份进口数量最高,为311台;3月份进口金额最高,约为4.9亿元。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是我国质谱联用仪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上海、广东、北京等省市是我国质谱联用仪进口的主要目的地。
逐月分析2024年质谱联用仪的进口数据,可以看到,进口数量多集中在200-300台区间段,总体数据变化趋于平稳。

在进口来源国方面,中国质谱联用仪的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美国、新加坡、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美国进口881台,进口金额约为8.52亿元;新加坡进口877台,进口金额约为13.01亿元;日本进口643台,进口金额约为5.45亿元。这些国家的质谱技术先进,品牌效应显著,因此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从“2024年质谱联用仪进口数量占比(贸易伙伴)”来看,2024年,美国生产的质谱联用仪凭借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性能,在中国市场备受欢迎,进口数量高达881台,占比达到30%,稳居进口来源国榜首。其次是新加坡,进口数量为877台,占比达30%;随后是日本,进口数量为643台,占比达22%。

注:图中数据仅展示进口数量≥100(台)的国家
此外,德国、爱尔兰等国家的质谱联用仪也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中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从“2024年质谱联用仪进口金额占比(贸易伙伴)”来看,新加坡进口金额居于其他进口来源国榜首,约为13.01亿元,占比达29%;其次是德国,进口金额约为12.83亿元,占比达28%;随后是美国,进口金额约为8.52亿元,占比达19%。

注:图中数据仅展示进口金额≥1亿元的国家
2024年,我国进口质谱联用仪的市场布局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广东、北京等地,三地进口质谱联用仪的数量均超过300台,进口金额分别约为11.77亿元、9.45亿元、8.02亿元。这些地区凭借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质谱联用仪进口的主要目的地。

2024年质谱联用仪出口数据分析
据Ky开元集团整理,2024年我国共出口质谱联用仪122台,出口总金额约1.58亿元。其中,9月份出口数量最高,为19台;3月份出口金额最高,约为2396.89万元。俄罗斯、中国香港、新加坡等成为我国质谱联用仪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北京、浙江等省市是我国质谱联用仪出口的主要注册地。
从具体时间来看,我国质谱联用仪出口多集中在2024年的下半年。从8月份开始,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从“2024年质谱联用仪出口数量占比(贸易伙伴)”来看,俄罗斯成为我国质谱联用仪最大的出口国,出口数量达63台,占比达到58%。其次是中国香港,出口16台,占比达15%;随后是新加坡,出口13台,占比达12%。

注:图中数据仅展示进口数量≥2(台)的国家
从“2024年质谱联用仪出口金额占比(贸易伙伴)”来看,俄罗斯出口金额居于其他出口国榜首,约9981.47万元,占比达65%;其次是中国香港,出口金额约为1914.99万元,占比12%;随后是新加坡,出口金额约为1390.13万元,占比9%。从数据中可知,我国质谱联用仪在亚太地区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注:图中数据仅展示出口金额≥100万元的国家
除上述三个主要出口国,我国质谱联用仪还出口到泰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明了我国质谱联用仪的全球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2024年,我国质谱联用仪出口注册地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浙等地。其中,北京出口25台。金额上,北京、上海占据主要市场,出口金额分别为4301.16万元、3870.89万元。

综合来看,我国质谱联用仪的出口数据远远比不上进口,国内市场对进口的依赖度仍然较大。打破进口依赖局面,加大研发中高端质谱产品仍然是国产质谱仪器的主要发展方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