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Ky开元集团>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攻克腐蚀难题的利器:DSR数字型旋转圆盘圆环电极装置

来源:理化有限公司   2025年07月22日 17:12  

全球每年因材料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万亿美元,相当于GDP3%-5%!在电化学腐蚀研究中,传统方法常常顾此失彼——要么难以模拟真实环境的复杂变化,要么无法精准捕捉腐蚀反应的动态过程。

DSR数字型旋转圆盘电极作为新一代测试利器,凭借数字化精准控速、静音运行,正成为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破解腐蚀难题的helper


图片




图片


腐蚀研究的挑战与DSR的技术突破


电化学腐蚀源于金属与电解质接触时发生的原电池反应——活泼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这一过程受多重因素耦合影响:

  • 环境复杂性

    :盐度、溶解氧、温度、流速等参数动态变化
  • 反应隐蔽性

    :界面微观反应难以实时监测
  • 产物干扰性

    :腐蚀产物膜改变后续反应路径


DSR电极通过数字化控制电极旋转0~10000 rpm可调),可同步捕捉主反应(金属溶解)与次级反应(如氧还原、产物生成),为腐蚀机制解析提供了多维度数据窗口。



图片


DSR在腐蚀研究中的核心应用场景


2.1缓蚀剂性能精准评价

缓蚀剂是油气管道、海洋设施防腐的经济有效手段,但其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显著。利用DSR可量化缓蚀剂在动态环境中的吸附行为:

  • Tafel动力学解析

    :通过极化曲线外推获取腐蚀电流密度(I corr)、缓蚀效率(η),DSR的层流控制确保Tafel区扩展,提高外推准确性
  • 吸附膜表征

    :结合交流阻抗谱(EIS),通过双电层电容(Cdl)变化反映吸附覆盖率


案例:碳钢在CO?环境中的缓蚀剂研究显示,当缓蚀剂浓度达8×10?? mol/L时,Cdl2.665×10?? F/cm?降至8.88×10?? F/cm?,表明致密吸附膜形成,缓蚀效率达98.3%

但当体系中混入氧气(O?/CO?=1:8)后,相同浓度下缓蚀效率骤降至80.3%Cdl仅降至4.40×10?? F/cm?,证实O?削弱了吸附膜完整性。


1:缓蚀剂在CO?O?/CO?环境中的性能对比

参数

CO?环境

O?/CO?混合环境

变化机制

腐蚀电流密度

0.12 μA/cm?

2.85 μA/cm?

O?加速阴极还原反应

缓蚀效率(8×10??M

98.3%

80.3%

吸附膜覆盖率下降

双电层电容

8.88×10??F/cm?

4.40×10??F/cm?

缓蚀剂分子吸附位点减少


2.2海洋环境腐蚀行为解析

海水流速是影响船舶、平台腐蚀的关键因素。DSR通过调控转速(ω)模拟不同流速

  • 定量腐蚀速率-流速关系

    根据Levich方程,极限扩散电流I lim ω^1/2^DSR在单次实验中即可建立腐蚀速率与ω的映射关系临界湍流识别:当转速超过临界值,层流向湍流转变可触发腐蚀速率跃升,为材料安全流速设计提供依据

研究实例:铝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测试表明,转速增加(400→2500 rpm)使阳极溶解电流上升5倍,但阴极氧还原电流不变,证实流速主要加速阳极过程而非阴极反应。


2.3腐蚀产物与中间体追踪

腐蚀过程常伴随产物沉积或中间体生成,DSR的环电极可实时捕获这些瞬态物种:

  • 产物氧化还原态分析

    圆盘电极生成的Fe??扩散至环电极,经氧化检测为Fe??,直接证明腐蚀产物转化
  • 氧还原反应(ORR)监测

    在银粉碱性腐蚀研究中,圆盘溶解产生的Ag?被环电极还原,同步计算溶解/再沉积比率



应用案例:O?/CO?共存环境下的腐蚀机制突破

某油气田管线出现异常点蚀,传统方法难以解释。采用DSR进行如下实验设计:

  1. 环境模拟

    601000 rpm转速(模拟管内流速),通入O?:CO?=1:8混合气体
  2. 连续监测

    30小时EIS谱图显示,电荷转移电阻(Rct)在8小时后急剧下降
  3. 产物分析

    SEM证实腐蚀产物为疏松Fe?O?/FeO(OH)混合物(纯CO?环境中为致密FeCO?膜)
  4. 机理阐明

    O?促进缓蚀剂分子间缔合而非金属吸附,并加速Fe??→Fe??转化,生成多孔氧化膜引发点蚀。


该研究为油气田缓蚀剂配方优化提供了直接依据——需添加吸附增强型组分以抗衡O?竞争吸附。




图片


未来展望:从基础研究到工业防护


DSR字型旋转圆盘圆环电极正推动腐蚀研究向多场耦合高通量筛选方向拓展:

  • 高温高压反应池

    :适配深海、地热等环境模拟(已有研究扩展至80/3 MPa条件)
  • 人工智能联用

    :通过机器学习分析DSR生成的极化曲线/EIS谱图库,快速预测新材料耐蚀性
  • 微区扩展

    :结合微电极技术,实现焊缝、晶界等局部腐蚀的原位成像


DSR数字型旋转圆盘圆环电极以其数字化,狠稳定,更静音的三大特点,已成为解析电化学腐蚀机制的工具,助力为开发长寿命耐蚀材料、打造低碳工业体系的科学奠定基石。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