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质联用仪(LC-MS)作为现代分析化学领域的核心设备,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对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与精准检测。其核心架构由五大系统协同构成,每个系统均承载着特殊功能,共同支撑起从样品处理到数据输出的完整分析链条。
1.液相色谱系统:精准分离的基石
液相色谱系统是LC-MS的“前端处理器”,通过色谱柱实现样品中各组分的物理分离。该系统包含高压输液泵、自动进样器、色谱柱及柱温箱等组件。高压泵以150-500 kg/cm²的压力输送流动相,确保流速恒定(0.01-10 mL/min);自动进样器通过六通阀或定量环实现精准进样,重复性误差小于0.5%;色谱柱则采用2.1mm窄径设计,配合3.5μm粒径填料,在降低流速的同时提升分离效率。例如,在药物代谢研究中,该系统可成功分离血浆中浓度差异达三个数量级的原药与代谢物。
2.离子源系统:气液转化的关键枢纽
离子源系统负责将液相色谱分离后的中性分子转化为气相离子,是连接液相与质谱的“桥梁”。主流技术包括电喷雾电离(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ESI通过高压雾化形成带电液滴,经溶剂蒸发和库仑爆炸产生多电荷离子,特别适用于热不稳定极性分子;APCI则利用电晕放电产生初级离子,通过质子转移实现中性分子的电离,对非极性化合物具有更高灵敏度。
3.质谱分析系统:质量解析的核心引擎
质谱分析系统由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组成,承担离子分离与信号转化的重任。四极杆质量分析器通过射频电场筛选特定质荷比(m/z)的离子,扫描速度达5,000 Da/s;飞行时间分析器(TOF)利用离子飞行时间差异实现高分辨率分离,质量精度优于2 ppm;离子阱则通过动态电压控制实现多级质谱(MS?)分析,可获取化合物碎片信息。检测器采用电子倍增器或微通道板,将离子信号放大10?-10?倍,确保痕量物质(pg级)的可靠检测。
4.真空与电气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
真空系统通过机械泵与分子泵的组合,维持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处于10??-10?? Torr的高真空环境,避免离子-分子碰撞导致的信号干扰。电气系统则提供精确的电压控制(如ESI毛细管电压±4 kV)、射频信号生成(四极杆射频频率0.1-2 MHz)以及数据采集同步,确保各组件协同工作。
5.数据处理系统:智能分析的终端大脑
数据处理系统集成MassHunter、Analyst等软件平台,实现从原始信号到定量结果的全程自动化处理。该系统可完成峰识别、积分、同位素分布拟合、多反应监测(MRM)优化等复杂运算,并支持与NIST、Metlin等标准谱库的比对。在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数据处理系统可在30秒内完成100个样本的利血平检测,信噪比(S/N)达120:1,显著提升分析通量。
从样品注入到数据输出,液质联用仪的五大系统形成闭环分析体系。这种模块化设计不仅赋予其应对药物研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多元场景的能力,更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如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的耦合),推动分析化学向更高灵敏度、更高分辨率、更高通量的方向迈进。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