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放大器是科研院所的“万能电源”,它能放大信号又不让波形走样,于是各学科都把最“耗电”的实验交给了它。以下从五个热门方向,梳理当前研究所用功率放大器正在开展的典型实验场景,并穿插实际案例,方便一目了然。

图:功率放大器在纳米晶软磁材料高频磁特性测量中的应用
一、材料极化与磁学:把微观“旋转”变成宏观信号
铁电薄膜极化:上位机输出锯齿波,经高压功率放大器放大到±2kV后加在PZT样品上,测得电滞回线,矫顽场强、剩余极化强度一次到位。
高频软磁损耗:用功率放大器驱动纳米晶磁环,通过B-H分析仪给出复磁导率频散曲线,为无线充电磁芯选型提供依据。
二、水声与超声:让“听不见”的声音看得见
水下波达角测量:信号源产生40kHz高斯脉冲,功率放大器补足200W峰值,驱动换能器在水槽中形成平面波;激光折射叠加PSD四象限探测器,实现0.1°角度分辨。
声呐超表面:通过高压放大器把连续波馈给换能器阵列,再用扫描水听器记录异常折射声压场,验证“负折射”超构材料设计。

图:功率放大器在电容耦合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三、无线电能传输:把“空气”变成导线
在电容耦合WPT实验中,功率放大器提供300W正弦激励,保持收发极板间距30cm,实时测量负载电压随接地模式变化曲线,从而验证电路-电磁联合仿真模型。
四、电磁无损检测:裂纹的“多频指纹”
对10mm厚钢板,功率放大器分别输出单频与多频激励,驱动交流漏磁探头扫查;对比发现多频法可把裂纹角度识别误差从±15°降到±5°,并可定量给出深度0.5mm以上缺陷的大小。

图:功率放大器在钢板表面缺陷及交流漏磁测试中的应用
五、生物医学:从细胞膜穿孔到神经调控
聚焦超声血脑屏障开启:射频功率放大器驱动超声换能器,配合微泡造影剂,实现大鼠靶向脑区可逆开孔,提升化疗药物递送效率。
光遗传学LED驱动:直流-宽带功率放大器将任意波形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提升,精确驱动植入式μLED,完成对神经元毫秒级光刺激。

图:ATA-300/3000系列功率放大器指标参数
从原子尺度到海洋尺度,从纳秒脉冲到稳态连续波,功率放大器已成为现代科研的“能量接口”。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