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菌种简介
红色毛癣菌是毛癣菌属下的一个种。是一种人源的皮癣菌,引起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如手癣、足癣、头癣等。感染皮肤和甲,很少累及胡须、头发或头皮。是引致东南亚地区及澳洲北部的原住民体癣的真菌,且随着越战的发展,由返回国家的军人及难民被带至世界各地。现时世界各地大部份皮癣的病源多是由红色毛癣菌引致的。局部性的皮癣,可用止痒杀菌的药物涂擦患处。
二、基本信息
域:真核域(Eukaryota)
界:真菌界(Fungi)
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
亚门:盘菌亚门(Pezizomycotina)
纲:(Eurotiomycetes)
科:裸囊菌科(Arthrodermataceae)
属:毛癣菌属?(Trichophyton)
种:红色毛癣菌(T. rubrum)
学名:Trichophyton rubrum
三、曾用名
红色癣菌(T.rubidium)、A毛癣菌或B毛癣菌(T.A hodges或T.B hodges)、红色表皮癣菌(Epidermaphyton rubrum)、鲑肉色表皮癣菌(Epidermaphyton salmoneum) 。
四、鉴别依据
生理生化等方法,但红色毛癣菌的菌落产红现象受培养基类型、pH、培养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应用PCR方法,以微小卫星DNA引物,对这两种癣菌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它们区分开来。
五、致病性
感染皮肤和甲,很少累及胡须、头发或头皮。范围内皮肤真菌感染患者中分离到该真菌。足和甲是见的感染部位。
六、生长速度
生长速度较慢,14天内成熟。
七、菌落形态
正面呈颗粒状或绒毛状,白色到浅黄色。背面呈深红色或略带紫色,偶尔可呈褐色、橘黄色或无色。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或玉米葡萄糖琼脂,易产色素。
八、镜下形态
有隔菌丝。小分生孢子[(2~3.5)um×(3~5.5)um]呈泪滴形,通常单个沿菌丝分布[不同于须癣毛癣菌的成簇分布大分生孢子[(4~8)μum×(40~60)μm]可大量、罕见或缺失,呈长形、较窄、薄壁,两侧壁平行(铅笔形),含4~10个细胞。大分生孢子可直接在粗大菌丝末端形成,单个或成簇。典型特征是小分生孢子可直接在大分生孢子上产生。关节分生孢子易从菌丝和大分生孢子产生。与绒毛状形态菌落相比,颗粒状培养物具有更多大分生孢子结构和更大、更圆的小分生孢子。
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本站隶属于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位现提供微生物菌种及其细胞等相关产品查询、咨询、订购、售后服务!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医药,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