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4413材料概述
GH4413是一种镍基高温合金,具有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基本定义与背景
GH4413是Ni - Cr基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使用温度小于850℃。该合金加入ω(Al + Ti)4.5%生成γ'沉淀强化相,加入ω(W + Mo)9%进行固溶强化,并加入微量硼和铈元素进行晶界强化,使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高温塑性,综合性能良好,组织稳定。
化学成分
碳(C):0.04 - 0.10%;铬(Cr):13.0 - 16.0%;镍(Ni):余量。这种合金通过添加特定比例的铝和钛来生成γ'沉淀强化相,同时加入钨和钼进行固溶强化,并使用微量硼和铈元素进行晶界强化。
物理性能
密度:一般在8.2 - 8.5g/cm?之间,相对于其他金属材料来说较轻。
熔点:约为1310 - 1370℃,具有较高的熔点,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热膨胀系数:在20 - 1000℃范围内约为12.3 - 13.3×10??/℃,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较高,约为10 - 15W/(m·K),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一般在700 - 900MPa之间,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拉伸力。
屈服强度:一般在400 - 600MPa之间,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应力。
延伸率:一般在20 - 30%之间,具有较好的塑性,能够在高温下进行形变加工。
硬度:一般在HRC30 - 40之间,具有较高的硬度,能够抵抗划伤和磨损。
耐环境性能
抗氧化性能:1100℃静态氧化增重速率≤0.03mg/cm?·h,氧化膜为Al?O?内层 + CrTaO?外层。
耐腐蚀性能:在V?O? + Na?SO?(3:7)熔盐中(950℃/200h),最大腐蚀深度≤50μm。
材料技术标准
GB/T14992: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
Q/KJ.J02.15:GH413镍基高温合金热轧棒材技术条件。
热处理制度
棒材和模锻叶片标准热处理制度:1120℃±10℃×2h/AC﹢1050℃±10℃×4h/AC﹢850℃±10℃×16h/AC。
零件热处理工艺:为消除成品零件表面的残余应力,退火处理可先在950℃氩气介质中加热,保温2h,在氩气介质中冷却到600℃后,继续在空气中冷却,然后在800℃空气介质中加热,保温8h,空冷。
熔炼工艺
采用真空感应炉 + 真空自耗双联熔炼工艺;还有五联熔炼工艺,即真空感应熔炼(VIM)→电渣重熔(ESR)→真空自耗重熔(VAR)→电子束冷床精炼(EBCHM)→等离子电弧熔炼(PA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