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金属材料拉伸强度试验机易损件是否需要更换,需结合外观检查、性能测试、使用时长及故障表现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以下是常见易损件的判断方法及依据:
一、核心易损件及更换判断标准
1. 夹具(钳口、夹片)
外观检查:
钳口表面出现明显磨损、裂纹、变形,或夹持面的齿纹磨平,导致试样打滑(测试时出现 “打滑” 现象,数据异常偏低)。
夹片松动、卡滞,无法平稳开合,或与试样接触部位有严重划痕、凹陷,影响夹持稳定性。
性能表现:
多次测试后,同一批次试样的拉伸数据波动较大(排除试样本身问题),可能是夹具夹持力不均导致。
2. 传感器(力值传感器、位移传感器)
精度偏差:
校准后,力值或位移显示值与标准值的偏差超出设备允许范围(通常为 ±1% 以内,具体参考设备说明书)。
测试过程中数据跳变、漂移(如无载荷时显示非零值,或加载过程中数据突然异常波动)。
外观与连接:
传感器外壳破损、连接线老化开裂,或接头松动导致信号不稳定。
3. 传动部件(丝杆、导轨、轴承)
运行状态:
设备运行时出现异常噪音(如卡顿声、摩擦异响)、振动明显增大,或横梁移动不平稳(卡顿、偏移)。
丝杆 / 导轨表面有明显划痕、锈蚀,或润滑后仍存在 “卡涩” 现象。
磨损测量:
用卡尺测量丝杆直径,若局部磨损量超过 0.1mm(或说明书规定值),或导轨直线度偏差超标,需更换。
4. 液压系统部件(如油缸、密封圈、油管,适用于液压式试验机)
泄漏检查:
油缸活塞杆表面有油污积聚(排除正常润滑),或油管接头、密封圈处出现滴漏、渗油。
加载时压力无法稳定保持(如压力缓慢下降),可能是密封圈老化导致密封失效。
油质与压力:
液压油中混入金属碎屑(通过放油观察),或油泵运行时压力异常(如无法达到额定压力),可能是油缸或泵内部件磨损。
5. 电气部件(按钮、继电器、线路接头)
功能失效:
控制面板按钮无响应、指示灯不亮,或继电器频繁跳闸、触点烧蚀(表现为设备突然停机、无法启动)。
线路老化:
电线绝缘层开裂、脱皮,或接头氧化发黑(用万用表检测电阻,接触不良时电阻异常增大)。
二、通用判断原则
影响测试精度:
任何易损件的磨损或失效,若导致测试数据重复性差、偏差超标(如同一试样多次测试结果差异>5%),必须立即更换。
威胁设备安全:
如轴承卡死可能导致电机过载烧毁,密封圈泄漏可能引发液压系统压力失衡,此类情况需优先更换。
使用寿命参考:
按设备说明书的推荐更换周期(如钳口一般寿命为 1-2 年,传感器为 3-5 年,视使用频率调整),到期前进行预防性检查,提前更换以避免突发故障。
三、注意事项
更换易损件时需使用原厂或同规格合格配件,避免因尺寸、材质不符导致二次损坏。
更换后需重新校准设备(如传感器更换后需力值校准,夹具更换后需测试标准试样验证数据稳定性)。
通过以上方法可及时判断易损件状态,确保试验机长期稳定运行,保障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