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调制器光纤微振动传感器的关键技术指标直接决定其检测能力、适用场景及性能上限,这些指标需结合具体应用综合评估。以下是核心技术指标的详细说明:
1. 灵敏度(Sensitivity)
定义:传感器输出信号变化量与输入振动物理量(如振幅、加速度)的比值,反映对微小振动的检测能力。
核心参数:
可测振幅:多数场景下以 “纳米级(nm)” 或 “亚纳米级(<1nm)” 为单位,例如 “对 100Hz 振动的可测振幅≤0.1nm”。
加速度灵敏度:单位为 “V/g” 或 “dB re 1V/g”(g 为重力加速度,1g≈9.8m/s?),适用于动态振动场景。
影响因素:波导调制器的材料弹光 / 电光系数(系数越高,振动引起的光调制越强)、光源线宽(窄线宽利于相位解调精度)、解调系统噪声水平(如探测器暗电流、电路噪声)。
2. 频率响应范围(Frequency Response Range)
定义:传感器能准确检测的振动频率区间,通常以 “低频下限~高频上限” 表示。
典型范围:
低频段:可低至 0.1Hz(如地质慢振动监测);
高频段:可达 MHz 级(如声学振动、高频机械振动)。
关键意义:需匹配目标振动的频率特征(如桥梁振动多为 0.1~10Hz,电机振动可能达 kHz 级),超出范围会导致信号失真或灵敏度骤降。
影响因素:波导结构的机械共振频率(避免在共振点附近使用,否则信号饱和)、调制器与振动源的耦合刚度(刚度不足会限制高频响应)、解调系统的带宽(如电路滤波上限)。
3.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DR)
定义:传感器可检测的振动信号与可检测信号的比值(通常以分贝 dB 表示),反映对不同幅度振动的兼顾能力。
计算公式:DR = 20log(可测振幅 / 可测振幅)。
典型值:80~120dB,例如 “可测振幅 0.1nm,可测振幅 100μm” 时,DR≈120dB。
关键意义:动态范围不足会导致小信号被噪声掩盖,或大信号饱和(如剧烈振动时输出失真),需覆盖应用场景中可能的振动幅度跨度(如结构健康监测需同时检测微振动与强冲击)。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