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电导率仪的校准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通常需使用标准电导率溶液(标准缓冲液)进行。以下是详细的校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校准前准备
设备检查
确认电导率仪外观完好,电极(探头)无破损、污渍或沉积物。
检查电源线、连接线是否完好,确保仪器能正常通电。
准备标准电导率溶液(如KCl溶液),其浓度需覆盖待测样品的电导率范围(常见浓度:147μS/cm、1413μS/cm、12.88mS/cm等)。
准备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用于清洗电极。
环境条件
校准应在温度稳定的环境中进行(建议温度波动≤±2℃),避免阳光直射或强电磁干扰。
温度对电导率影响显著,需记录校准时的环境温度,或使用带温度补偿功能的仪器自动修正。
二、校准步骤
1.单点校准(适用于低精度要求或已知样品范围接近标准液)
步骤:
清洗电极: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用柔软纸巾吸干表面水分(避免擦拭,防止划伤)。
浸入标准液:将电极完全浸入所选标准电导率溶液中(如1413μS/cm),确保液面覆盖电极敏感区域。
稳定读数:轻轻搅拌溶液(避免产生气泡),等待仪器读数稳定(通常需1-2分钟)。
调整校准:按仪器说明书操作,进入校准模式,输入标准液浓度值,仪器自动调整至该值。
完成校准:取出电极,用去离子水清洗并吸干,完成单点校准。
2.多点校准(适用于高精度要求或样品范围跨度大)
步骤:
选择标准液:准备至少两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液(如147μS/cm和12.88mS/cm),覆盖待测样品范围。
低浓度校准:按单点校准方法,先用低浓度标准液校准仪器。
高浓度校准:清洗电极后,浸入高浓度标准液,重复稳定读数和调整校准步骤。
验证校准:部分仪器支持多点校准后的验证功能,可再次测量标准液确认准确性。
3.温度补偿校准(如仪器支持)
步骤:
确保仪器温度补偿功能开启,并设置正确的溶液温度(或使用自动温度补偿)。
在校准过程中,记录标准液的实际温度,输入仪器或允许仪器自动检测。
完成电导率校准后,温度补偿功能将自动修正读数至参考温度(通常为25℃)。
三、校准后验证
重复测量:用同一标准液重复测量2-3次,检查读数稳定性(误差应≤±1%)。
交叉验证:使用另一浓度标准液验证校准结果,确保仪器在不同浓度下均准确。
记录校准数据:记录校准日期、标准液浓度、环境温度、校准结果及操作人员信息。
四、注意事项
电极维护:
校准前需彻底清洗电极,避免残留样品影响结果。
长期使用后,电极可能老化或污染,需定期清洗或更换(如铂金电极可用稀盐酸浸泡清洗)。
避免电极干燥存放,应保存在电极保护液或去离子水中。
标准液管理:
标准液需按说明书要求保存(如避光、密封),使用前检查有效期。
开瓶后标准液易受污染,建议一次性使用或短期保存(如4℃冷藏)。
不同浓度标准液需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操作规范:
校准过程中避免电极碰撞容器壁或底部,防止损坏。
搅拌溶液时需缓慢、均匀,避免产生气泡或涡流干扰读数。
若仪器支持自动校准,需按说明书操作,避免手动干预导致误差。
定期校准:
建议每周至少校准一次,或根据使用频率和精度要求调整校准周期。
更换电极、维修仪器或环境条件显著变化后,需重新校准。
五、常见问题处理
读数不稳定:检查电极是否清洁、标准液是否均匀、搅拌是否适度。
校准失败:确认标准液浓度是否正确、电极是否损坏、仪器是否故障。
温度补偿异常:检查温度传感器是否工作正常,或手动输入温度值进行修正。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