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Ky开元集团>技术中心>行业标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药厂微生物实验室建设

来源:广东环扬未来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7月17日 15:56  

药厂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指南(2025版)

一、设计标准与规范

  1. 核心法规依据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1(无菌药品)

    • 《中国药典》2025版: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1105(微生物限度检查法)、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9212(非无菌产品不可接受微生物风险评估与控制)。

    • ISO 14644: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划分(对应ISO 5级,B级对应ISO 7级)。

    • GB 50457-2019: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明确洁净区压差、气流组织要求。

二、功能分区与布局

1. 核心区域划分


区域功能洁净度要求关键设备
无菌区无菌检查、阳性对照、细胞培养(B级背景)生物安全柜(BSL-2)、隔离器、荧光定量PCR仪
培养区细菌/霉菌培养、菌种保存B级(静态)/C级(动态)恒温恒湿培养箱、霉菌培养箱、低温冰箱
准备区培养基制备、器械清洗消毒C级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纯水机
清洁区办公、试剂储存、数据记录D级紫外线消毒灯、电子记录系统
物流通道物料传递、废弃物处理独立通道,与生产区物理隔离传递窗、气锁间、高压灭菌锅


2. 人流与物流设计

  • 人流路径
    换鞋 → 更衣(一更、二更) → 缓冲间 → 无菌区(A/B级) → 清洁区。

  • 物流路径
    消毒传递窗 → 高压灭菌 → 洁净区;废弃物经专用通道 → 高压灭菌 → 分类处理。

  • 压差控制
    无菌区正压(≥10Pa),污染区负压(如阳性对照室),相邻区域压差≥5Pa。

三、洁净度与空气净化系统

1. 洁净度分级标准


级别悬浮粒子(≥0.5μm)浮游菌(cfu/m?)沉降菌(90mm/4h)应用场景

静态/动态≤3520个/m?≤1≤1无菌灌装、阳性对照
B级静态≤352000个/m?≤10≤5背景区
C级静态≤3520000个/m?≤100≤50微生物限度检查、培养基制备
D级静态≤35200000个/m?≤200≤100普通实验区、办公区


2. 通风与过滤系统

  • 通风方式:全新风直流系统,换气次数≥20次/小时,B级≥15次/小时,C/D级≥8次/小时。

  • 过滤系统:初效(G4)+ 中效(F8)+ 高效过滤器(H14),排风系统配备生物安全柜或隔离器。

  • 气流组织:采用单向流,风速0.36-0.54m/s;B级及以上区域采用非单向流,乱流度≤0.25。

四、设备选型与验证

1. 关键设备清单


设备类别选型要求验证要点
无菌操作设备生物安全柜(BSL-2级,II级A2型)、隔离器(用于高致敏性物料)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测试、气流速度验证、生物挑战试验
检测设备荧光定量PCR仪(用于快速微生物鉴定)、全自动菌落计数仪、抑菌圈测定仪仪器校准(如温度精度±0.1℃)、方法学验证(如LOD≤10CFU)
灭菌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121℃/15min,带生物指示剂验证)、干热灭菌箱(160℃/2h)灭菌周期验证(如空载热分布、满载热穿透)、日常监控(化学指示剂+生物指示剂)
环境监测设备浮游菌采样器(流量28.3L/min)、沉降菌培养皿、接触碟(55mm)设备校准(如流量精度±5%)、方法学验证(如采样效率≥95%)


2. 设备验证流程

  1. DQ(设计确认):审核设备技术参数是否符合GMP及药典要求。

  2. IQ(安装确认):检查设备安装位置、电源、管道连接是否合规。

  3. OQ(运行确认):测试设备运行参数(如温度、风速)是否稳定。

  4. PQ(性能确认):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设备性能(如灭菌效果、微生物回收率)。

五、微生物控制与监测

1. 不可接受微生物管理

  • 重点控制对象: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cc)、生物膜相关微生物。

  • 检测方法

    • 传统培养法(如MacConkey培养基筛选Bcc)。

    • 分子生物学技术(如特异性引物PCR,灵敏度≤10CFU/mL)。

  • 控制策略

    • 环境监测频率提高(如区每日采样)。

    • 使用杀孢子剂(如奥克泰士)定期消毒,结合中和氧化技术清除生物膜。

2. 水系统控制

  • 纯化水要求:总有机碳≤0.5mg/L,微生物≤100CFU/mL,内毒素≤0.25EU/mL。

  • 消毒方案

    • 日常消毒:紫外线(1.5W/m?,每日照射60分钟)。

    • 周期性消毒:臭氧(浓度≥0.3mg/L,接触时间≥30分钟)。

    • 生物膜清除:使用中和氧化剂(如过氧乙酸)循环冲洗。

3. 环境监测计划


监测项目频率方法限值
浮游菌每日()主动采样法(流量28.3L/min)≤1cfu/m?,B级≤10cfu/m?
沉降菌每周(C级)90mm培养皿,暴露4小时C级≤50cfu/皿,D级≤100cfu/皿
表面微生物每月()接触碟法(55mm碟,培养48小时)≤1cfu/碟,B级≤5cfu/碟
人员卫生每批操作前手指采样(接触碟法)≤3cfu/手套


六、合规性与安全管理

1. 法规符合性

  • GMP认证:实验室需通过GMP现场检查,重点审核:

    • 环境监测数据完整性(电子记录系统需符合ALCOA原则)。

    • 设备验证文件齐全性(DQ/IQ/OQ/PQ报告)。

    • 微生物控制策略有效性(如Bcc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 国际认证:通过ISO 17025实验室认可,支持中美双报(如FDA/EMA检查)。

2. 生物安全管理

  • 实验室分级

    • BSL-1:普通微生物实验,需与生产区物理分隔。

    • BSL-2:致病菌操作(如沙门氏菌),需负压环境(压差≥15Pa),排风口位于下风向。

  • 应急措施

    • 配备紧急冲淋装置、洗眼器。

    • 实验废弃物经高压灭菌后分类处理,锐器单独收集。

七、典型案例参考

1. 某大型药企微生物实验室案例

  • 面积:310㎡,部百级细菌检测室、真菌检测室、致病菌检测室。

  • 布局

    • 框架为彩钢板玻璃隔断,R25mm铝合金圆弧压线,三维接点过渡,确保无缝易清洁。

    • 人流路径:换鞋 → 一更 → 二更 → 缓冲 → 无菌区。

    • 物流路径:传递窗 → 高压灭菌 → 洁净区。

  • 特色

    • 采用回字形走廊,减少交叉污染风险。

    • 配备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温湿度、压差、浮游菌)。

2. 某生物制药企业升级案例

  • 改造重点

    • 将原有C级区升级为B级,增设生物安全柜和隔离器。

    • 引入荧光定量PCR仪,将微生物鉴定时间从3天缩短至4小时。

  • 效果

    • 环境监测合格率从92%提升至99%。

    • 通过FDA现场检查,支持产品出口美国。

八、总结

药厂微生物实验室建设需以GMP和中国药典为核心,强化功能分区、洁净度控制、设备验证及微生物监测,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与合规性。建议结合具体需求(如生物安全等级、检测项目)细化设计方案,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审核,最终通过GMP认证及国际认可,支撑药品研发与生产质量提升。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