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C定义
IMC全称为Intermetallic Compound(金属间化合物),是指在焊接过程中,焊料与基材(如铜、镍等)界面上形成的特殊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是由于焊料中的金属原子(如锡Sn)与基材金属原子相互扩散、反应生成的,具有不同于原始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IMC对焊接可靠性影响
IMC层的厚度和性质直接影响焊接接头的可靠性:
机械性能:适量的IMC层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剪切和拉伸强度。
阻隔作用:IMC层能减缓进一步的金属扩散,保护基材免受焊料的过度侵蚀。
脆性问题:过厚的IMC层会增加焊点的脆性,减少其承受热循环和机械应力的能力,从而增加失效的风险。
界面结合:IMC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对于确保良好的电气和机械连接至关重要。
因此,控制和优化IMC层的形成是提高SMT焊接质量与可靠性的重要方面。
SEM在IMC的研究中应用
金相分析、扫描电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方法,作为常用的分析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金属间化合物(IMC)的控制与优化研究中。本次研究中,我们重点利用扫描电镜(SEM)对IMC进行分析。
扫描电镜(SEM)在金属间化合物(IMC)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IMC的形貌观察:扫描电镜能够高分辨率地观察IMC的微观形貌,包括其生长形态、分布特征以及与其他相的界面关系。
2.IMC厚度测量:扫描电镜结合能谱仪(EDS)可以用于测量IMC的厚度。通过高分辨率成像和图像处理软件,可以精确测量IMC层的厚度。
3.元素分析:扫描电镜搭载的能谱仪(EDS)可以对IMC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元素线扫描或面扫描,可以观察到IMC层中不同元素的分布情况,从而推断其形成机制和生长过程。
4.失效分析:扫描电镜在焊接接头的失效分析中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观察焊点的微观结构,可以分析IMC层的生长是否均匀,是否存在过厚或过薄的情况,从而判断其对焊接接头强度和可靠性的潜在影响。
5.研究焊接工艺对IMC的影响:扫描电镜可以用于研究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冷却速率等)对IMC生长的影响。
实测案例
本研究中我们使用浪声SuperSEM N10eX桌面式扫描电镜对某企业提供的电路板焊缝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如下: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