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Ky开元集团>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什么是储能热管理系统?

来源:廊坊奥旭兆辰仪器有限公司   2025年07月17日 10:27  
  储能热管理系统是保障电池储能系统安全、高效、长寿命运行的关键核心技术。它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精确控制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工作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并确保电池组内部温度均匀性。
 
  一、核心目标:
 
  安全防护: 防止电池过热引发热失控(起火、爆炸)。
 
  性能优化: 维持电池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通常为15°C-35°C),保障充放电功率和容量。
 
  寿命延长: 减缓高温或低温导致的电池老化速度。
 
  温度均一性: 减小电池单体/模块间的温差(通常要求<5°C),防止局部过充/过放,延长整体寿命。
 
  环境适应性: 确保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严寒、酷暑)正常运行。
 
  二、主要技术路线:
 
  储能热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冷却/加热方式:
 
  1、风冷(空冷):
 
  原理: 利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通过强制对流带走电池热量。通常由风扇、风道、散热片等组成。
 
  优点:
 
  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维护方便。
 
  无泄漏风险。
 
  缺点:
 
  散热效率较低,尤其在高功率密度、大容量系统中难以满足散热需求。
 
  温度均一性较差。
 
  能耗相对较高(风扇耗电)。
 
  噪声较大。
 
  受环境温度影响大(在高温或极寒环境下效果差)。
 
  适用场景: 早期储能项目、功率密度较低、成本敏感型项目、小型或分布式储能。
 
  2、液冷: (目前主流且增长最快的技术路线)
 
  原理: 利用液体冷却剂(如水乙二醇混合液、绝缘油等)作为热传输介质。冷却剂在电池模块内部的冷板或液冷管道中流动,直接或间接接触电池表面/模组外壳,将热量带走至外部换热器(如散热器、冷水机组)进行散热。
 
  优点:
 
  散热效率高: 液体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远高于空气,能快速带走大量热量。
 
  温度均一性好: 更容易实现电池包内温度均匀分布。
 
  能耗相对较低: 泵的能耗通常低于同等散热能力的风扇。
 
  噪声低。
 
  环境适应性好: 通过外部换热器(如冷水机组)可精确控制冷却液温度,适应高温环境;通过加热器可适应低温环境。
 
  缺点:
 
  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存在冷却液泄漏风险(需严格密封设计)。
 
  增加了系统重量。
 
  需要额外的维护(如冷却液更换)。
 
  适用场景: 中大型储能电站(尤其是电网级应用)、高功率密度系统(如快充)、对温控精度和均一性要求高的场景、气候严酷地区。
 
  3、相变材料冷却:
 
  原理: 利用相变材料在相变(通常是固-液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大量潜热的特性来调节电池温度。PCM通常填充在电池单体间隙或包裹在电池周围。
 
  优点:
 
  被动工作,无需额外能耗。
 
  温度控制平稳,缓冲效果好。
 
  可有效抑制温度峰值。
 
  有助于提高温度均一性。
 
  缺点:
 
  潜热有限,持续散热能力不足,难以应对长时间、高倍率充放电。
 
  导热系数通常较低,热量传递慢。
 
  相变材料本身可能增加重量和体积。
 
  长期循环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待验证。
 
  适用场景: 通常作为辅助冷却手段,与风冷或液冷结合使用,用于削峰填谷、提高温度均匀性;或用于小型、低功率场景。
 
  4、热管冷却:
 
  原理: 利用封闭管壳内工质的蒸发与冷凝相变循环进行高效传热。热管一端(蒸发段)紧贴热源(电池),另一端(冷凝段)连接散热器(风冷或液冷)。
 
  优点:
 
  传热效率高(接近金属导热的上千倍)。
 
  等温性好,温度均匀性佳。
 
  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无运动部件)。
 
  可长距离传热。
 
  缺点:
 
  成本相对较高。
 
  设计和制造工艺要求高。
 
  需要与外部散热系统(风冷/液冷)耦合才能将热量最终散到环境。
 
  适用场景: 对温度均匀性和空间有严苛要求的特定场合,常与其他冷却方式(尤其是液冷)结合使用。
 
  5、浸没式冷却:
 
  原理: 将电池单体或模组浸没在绝缘、导热的冷却液中(通常是工程化液体如矿物油、合成酯或氟化液)。热量通过电池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传导和对流被带走,外部通过液-液或液-气换热器散热。
 
  优点:
 
  散热效率高,温度均一性好。
 
  安全性高: 冷却液本身具有阻燃/不燃特性,能有效隔绝空气,极大抑制甚至阻断热蔓延。
 
  电池包结构简化(无需复杂液冷板/管道)。
 
  缺点:
 
  成本非常高(冷却液本身及系统)。
 
  系统重量和体积显著增加。
 
  冷却液的长期兼容性、维护(更换、过滤)、环保回收是挑战。
 
  对电池包的气密性要求高。
 
  适用场景: 对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如数据中心储能)、前沿探索项目。目前商业化程度较低,但关注度日益提升。
 
  三、加热功能:
 
  在低温环境下,热管理系统还需要具备加热能力,使电池温度快速回升到适宜工作范围。常见加热方式:
 
  液冷系统集成加热器: 在液冷回路中增加PTC加热器或加热膜,加热冷却液。
 
  风道内集成加热器: 在进风口处安装PTC加热器加热空气。
 
  电池表面贴附加热膜: 在电池模组表面直接贴加热膜。
 
  四、关键组件:
 
  一个完整的热管理系统通常包括:
 
  热交换单元: 冷板、液冷管道、散热器、换热器(风冷/液冷)、风扇/泵。
 
  传热介质: 空气、冷却液、相变材料、热管工质。
 
  温度传感器: 实时监测电池关键点温度。
 
  控制单元: 基于电池温度、充放电状态等信号,控制风扇、水泵、阀门、加热器、制冷设备(如冷水机组)的运行。
 
  执行机构: 风扇、水泵、电磁阀、加热器、压缩机(冷水机组)。
 
  制冷设备: 用于高温环境的冷水机组。
 
储能热管理系统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