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牢度仪是用于检测纺织品颜色耐摩擦、耐洗、耐汗渍等性能的专用设备,其测试结果直接反映面料在实际使用中的颜色稳定性。以下从设备组成、操作流程、参数控制、结果评定及维护要点等方面详细阐述使用细节。
一、设备组成与功能
1. 核心组件
- 摩擦测试模块:包含可调节压力的摩擦头、往复运动机构,用于干/湿摩擦测试。
- 洗涤/汗渍测试模块:配备恒温水浴、旋转架或振荡器,模拟不同溶剂环境下的褪色情况。
- 标准贴衬织物:符合ISO 105标准的多纤维布(如羊毛、丝绸、棉等),用于对比评级。
- 评级系统:包括标准灰色样卡(GB 251)、灯光观察箱(D65光源)或分光测色仪。
2. 辅助工具
- 压力砝码:确保摩擦头对样品的压力恒定(如5N±0.05N)。
- 计时器:精确控制测试时间(如摩擦10秒±0.1秒)。
- 滴液装置:用于精准施加汗渍、试剂等液体。
二、测试前准备工作
1. 样品预处理
- 裁剪样品为40mm×40mm(摩擦测试)或100mm×40mm(洗涤测试),标记正反面。
- 如需湿摩擦测试,将样品浸入三级水中润湿后取出,多余水分用轧液机(200kPa压力)去除。
2. 仪器校准
- 压力校准:使用测力计调整摩擦头压力至标准值(如干摩擦4.9N,湿摩擦9.8N)。
- 速度校准:设定往复频率为1次/秒(误差≤±5%)。
- 温湿度控制:实验室温度23℃±2℃,湿度65%±5%,避免环境干扰。
3. 耗材准备
- 标准贴衬织物需剪裁至与样品相同尺寸,使用前脱脂处理(丙酮清洗后干燥)。
- 洗涤测试需配制标准皂液(如每升含5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H=10±0.5)。
三、操作流程与关键步骤
1.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 干摩擦测试
- 将样品固定于底座,标准贴衬织物平铺于样品表面。
- 调节摩擦头压力至规定值,启动设备往复摩擦10次(直线行程60mm)。
- 取下贴衬织物,与标准灰卡对比评级(5级制,5级最佳)。
- 湿摩擦测试
- 将湿样品与湿润贴衬织物叠加,覆盖聚乙烯膜防止水分蒸发。
- 摩擦头包裹湿润脱脂棉(含水量95%±5%),重复干摩擦步骤。
2. 耐洗色牢度测试
- 试样装载:将样品与标准布缝制成组合试样(沿短边缝合,间距3mm)。
- 溶液配制:按标准浓度配制洗涤液(如GB/T 3921中规定的肥皂液)。
- 测试条件:
- 浴比1:50,温度40℃±2℃,转速40rpm±2%。
- 洗涤30分钟后取出,冷水冲洗并晾干。
- 评级:对比褪色后的样品与原样,结合标准布沾色程度评定等级。
3.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 人工汗液配制:
- 酸性汗液(pH=5.5):L-组氨酸0.5g,氯化钠2g,磷酸二氢钠1.5g,加蒸馏水至1L。
- 碱性汗液(pH=8.0):L-组氨酸0.5g,氯化钠5g,硼酸2g,加蒸馏水至1L。
- 测试步骤:
- 将样品与贴衬织物浸泡于汗液中,加压12.5kPa保持30分钟。
- 取出后离心去除多余液体,夹在吸水纸中常温干燥。
- 对比标准灰卡评定变色与沾色等级。
四、参数控制与数据记录
1. 数据记录要点
- 记录样品编号、测试方法、参数及评级结果。
- 拍摄样品与标准布对比图,存档电子版报告。
- 异常数据需标注原因(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
五、结果评定与注意事项
1. 评级标准
- 变色等级:样品本身颜色变化,对比标准灰卡(如5级无变化,1级严重变色)。
- 沾色等级:标准布上沾染的色泽深度,分5级评定。
2. 常见误差控制
- 压力不均:定期检查砝码质量,校准压力传感器。
- 液体残留:湿测试后需清除样品表面多余液体。
- 光照影响:评级时在D65标准光源下进行,避免自然光干扰。
六、设备维护与保养
1. 日常维护
- 清洁摩擦头、水槽及夹具,防止染料残留腐蚀金属部件。
- 每月校验压力传感器与计时器精度。
- 更换磨损的摩擦头(如橡胶层开裂)及标准贴衬织物(每季度更换一次)。
2. 长期存放
- 关闭电源,排空水箱,涂抹防锈油保护金属部件。
- 覆盖防尘罩,置于干燥环境避免受潮。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