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 升耐酸碱反应釜属于中大型化工反应设备,主要用于腐蚀性物料(如酸、碱、盐溶液等)的混合、反应、加热或冷却等工艺,其操作需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和工艺要求,避免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以下是详细的操作使用指南:
操作前需熟悉设备核心结构,明确各部件功能,避免误操作:
釜体:核心反应容器,材质需与物料兼容(常见耐酸碱材质:搪瓷、PTFE 内衬、钛合金、316L 不锈钢等),需确认釜体无裂纹、鼓包、内衬脱落等缺陷。
搅拌系统:含搅拌电机、减速机、搅拌轴、搅拌桨(锚式、桨式、涡轮式等),用于物料混合均匀,需检查搅拌轴密封(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是否完好。
加热 / 冷却装置:常见为夹套式(通蒸汽、热水加热或冷水、冷冻液冷却),需确认夹套无泄漏,进出口阀门(截止阀、球阀)开关灵活。
安全附件:压力表(量程需覆盖工艺压力 1.5-2 倍)、安全阀(起跳压力需低于釜体设计压力)、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或热电阻)、爆破片(超压应急保护),需确保均在有效期内(校验周期:压力表 6 个月,安全阀 1 年)。
管路系统:进料管、出料管、放空管、排污管,需配备耐酸碱阀门(如衬氟球阀、隔膜阀),避免管路腐蚀泄漏。
釜体与内衬:目视检查釜体内壁(或内衬)是否有划痕、脱落、腐蚀点(如搪瓷釜需检查是否 “爆瓷”,PTFE 内衬需检查是否鼓泡),若有缺陷禁止使用。
密封系统:检查搅拌轴机械密封的冷却 / 润滑系统(如冷却水是否畅通),填料密封需确认填料松紧度(过松易泄漏,过紧易磨损轴套)。
阀门与管路:逐个测试进料阀、出料阀、夹套进出口阀、放空阀的开关灵活性,确保无卡堵;用清水试漏(低压冲洗),确认管路无泄漏。
安全附件:
物料兼容性:再次确认釜体材质与反应物料匹配(如氢氟酸需用蒙乃尔合金或 PTFE,浓硝酸避免用铜材质),禁止使用与材质反应的物料。
工艺参数核对:明确反应的温度(≤釜体设计温度,如搪瓷釜通常≤200℃)、压力(≤设计压力,一般≤1.6MPa)、搅拌转速(根据物料黏度调整,避免超转速导致搅拌轴变形)、加料顺序及时间等工艺参数,禁止超范围操作。
辅助工具准备:备好耐酸碱防护装备(耐酸碱手套、护目镜、防护服、胶靴)、应急设备(洗眼器、应急冲淋装置、中和剂如小苏打溶液 / 稀硼酸溶液)、物料转移工具(耐酸碱泵、软管)。
加料前:确认釜内清洁(无残留物料),放空阀处于开启状态(平衡釜内压力),夹套无介质(避免加料时温度波动)。
加料方式:根据物料状态(液体 / 固体)选择进料口(人孔、管道进料),液体物料可通过耐酸碱泵泵入,固体物料需缓慢加入(避免堵塞或冲击釜体)。
加料量:严格控制物料体积≤釜体有效容积的 80%(5000 升釜最大加料量≤4000 升),预留反应膨胀空间(尤其含气体生成的反应)。
顺序要求:按工艺文件执行(如 “先加溶剂,后加固体溶质”“先加低浓度物料,后加高浓度物料”),禁止将酸性物料与碱性物料直接快速混合(避免剧烈放热喷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