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芯片尺寸逼近物理极限、纳米材料应用突破传统边界的今天,如何实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器件的精准测试与操控,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关键瓶颈。泽攸凭借自主研发的探针台系列产品,以“三维定位精度达纳米级、环境适应性跨越-196℃至400℃”的核心技术,为微纳电子、光电材料、量子计算等领域提供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一、半导体行业的“质量守门人”
在晶圆制造环节,泽攸手动探针台系统通过特制热沉设计将温度波动控制在±0.1℃以内,配合高精度微调样品座,可实现0.1μm级落针精度。该系统支持4-8个探针臂同步操作,单轴定位精度达±0.005mm,能同时完成集成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及电容特性曲线测试。某国产存储芯片厂商采用该设备后,将晶圆测试良率从92%提升至98.7%,单片晶圆测试时间缩短40%,每年节省检测成本超千万元。
二、异常环境下的“科学探险家”
泽攸低温液氮探针台LN-4H-06突破传统测试边界,其真空腔体可达6×10??Pa超高真空,变温样品台实现80K至400K宽温域调控。在北京大学核壳填料研究中,该设备在-193℃低温下,通过SEM纳米探针台的单球电气测试功能,精确验证了银微球涂覆氧化铝层后的绝缘性能,电阻值提升6个数量级,为高性能热管理材料开发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三、纳米科技的“万能操作台”
微纳探针台采用压电陶瓷驱动技术,在100mm×100mm行程范围内实现亚纳米级定位,配备的连续变倍显微镜可实现700倍视频放大。在量子点器件研发中,该设备通过光纤探针替换传统电学探针,成功实现单光子发射器的原位表征,将测试效率提升10倍。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升级,某科研团队通过加装纳米镊子选件,在真空环境中完成了碳纳米管的机械剥离与电学测试。
从晶圆厂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泽攸探针台已形成覆盖手动、自动、低温、SEM原位等12大系列的产品矩阵,累计服务全球300余家科研机构及企业。在芯片制程迈向2nm、量子计算进入工程化阶段的当下,这些能“在头发丝上雕刻电路”的精密仪器,正持续推动着微纳电子技术的边界拓展。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