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一种用于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核心原理是模拟生物体内的DNA复制过程,通过特定的引物、DNA聚合酶和dNTPs(脱氧核糖核苷酸)来实现目标DNA序列的指数级扩增。
PCR技术的实现依赖于三个关键步骤的循环进行:
一、变性(Denaturation):在高温(通常90-96℃)下,双链DNA模板中的氢键断裂,导致双链分开为两条单链。这是扩增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将模板DNA变成单链状态的过程。
二、退火(Annealing):温度降低(通常50-65℃)后,引物与单链DNA模板上互补的序列结合。引物是短的DNA序列,设计用于与目标DNA片段的两端特定区域互补,从而引导后续的合成过程
三、延伸(Extension):在中温(通常72℃左右)下,Taq DNA聚合酶(一种耐热DNA聚合酶)作用于引物-模板复合物,沿着模板DNA合成新的互补链。这个过程中,dNTPs被聚合到引物的3'端,形成新的DNA链,直至达到模板的末端。
这三个步骤组成一个循环,每完成一个循环,目标DNA片段的数量理论上增加一倍。通过25-35个循环,可以将目标DNA序列扩增至数百万倍,从而达到可以检测的水平。
PCR技术的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扩增产物的检测,传统的PCR通常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检测产物。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数字PCR(Digital PCR, dPCR)等更为先进的检测方法。
一、传统PCR检测:
琼脂糖凝胶电泳:扩增后的DNA片段通过电泳分离,根据其大小在凝胶上形成条带,通过观察条带的出现与否来判断扩增是否成功。
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荧光染料法:使用SYBR Green I等染料,其能嵌入双链DNA中并在荧光下发光,随着PCR循环的进行,荧光信号逐渐增强,通过检测荧光强度来定量目标DNA。
探针法:采用TaqMan探针等荧光标记探针,探针与目标序列结合后被DNA聚合酶酶切,报告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释放荧光信号,通过实时监测荧光信号的变化来定量目标DNA。
三、数字PCR(dPCR):
油包水液滴式数字PCR(ddPCR):将样本分成数万个独立的微滴(液滴),每个微滴中包含少量的DNA模板。通过PCR扩增后,检测每个微滴中的荧光信号,阳性信号表示微滴中含有目标DNA,阴性信号则表示没有。通过泊松分布计算,最终获得目标DNA的绝对定量结果。
数字PCR技术由于其不依赖标准曲线、操作简单、灵敏度高(±10% copies/μL)和适合低丰度目标检测等优势,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核酸定量技术。与传统qPCR相比,它在低拷贝数目标检测、拷贝数变异分析、稀有突变检测等领域展现出有的优势。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