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Ky开元集团>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微束大面积元素成像光谱仪解密罗马剑:M4 TORNADO重现日耳曼战士的献祭之刃

来源:铂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2025年07月15日 15:45  

微束大面积元素成像光谱仪解密罗马剑:M4 TORNADO重现日耳曼战士的献祭之刃


      考古文物具有特殊性,且对自身结构的改变极为敏感,检测时需格外谨慎。此类检测对文物修复及制造工艺探索至关重要。通常仅需分析文物的微小局部,而微束大面积元素成像分析(Micro-XRF)作为快速、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可实现高灵敏度且无损的检测。

      本报告描述了对一柄罗马剑的局部分析。在清除腐蚀层后,使用布鲁克公司的微束大面积元素成像光谱仪 M4 TORNADO 对该剑进行了检测。


样品

      检测对象为一柄罗马短剑(Gladius,见图1),出土于德国东北部帕瑟瓦尔克镇附近。其制造特征表明该剑非本地生产,可能由日耳曼战士携带,后折断并献祭于神,剑体已高度腐蚀。

微束大面积元素成像光谱仪解密罗马剑:M4 TORNADO重现日耳曼战士的献祭之刃

图1.清理后残留腐蚀层的罗马剑照片。


材料结构检测

      首阶段检测在柏林应用科技大学(HTW Berlin)进行,通过X射线成像分析发现:剑体上部呈现富碳与贫碳区的夹层结构(图2左),即"Damascus steel"——兼具硬度与弹性的钢材。近剑柄区域的X射线图像显示剑身两侧各有一处镶嵌装饰(图2右)。

      一侧镶嵌飞翔的胜利女神维多利亚(Victoria),她是罗马皇帝的守护神;另一侧为罗马军团象征——鹰(图3)。后续研究聚焦于镶嵌物与剑身的元素组成,并利用元素成像系统重建镶嵌纹饰。

微束大面积元素成像光谱仪解密罗马剑:M4 TORNADO重现日耳曼战士的献祭之刃

图2.X射线CT图像清晰呈现钢材的大马士革结构及镶嵌物纹饰。


仪器分析

      本次检测使用布鲁克M4 TORNADO微束大面积元素成像分析法(Micro-XRF),具体测量条件如下:

      · 测量环境:空气

      · 激发条件:50千伏,600微安

      · 分布分析:采用HyperMap技术

      · 分析区域:约22×16毫米(450×330像素)

      · 单像素采集时间:10毫秒

      · 总测量时长:约30分钟

微束大面积元素成像光谱仪解密罗马剑:M4 TORNADO重现日耳曼战士的献祭之刃

图3.镶嵌物线描图:展示女神维多利亚(Victoria)与鹰的图案


分析结果

      元素分布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该映射区域较小,呈现了维多利亚头部的轮廓。镶嵌物疑似由含镍的铜锌合金制成;刀身部分材质为钢材,符合预期。在镶嵌物不同位置采集了单点光谱(见图6)。通过HyperMap功能可以整合不同区域的光谱图,测量点位在所有检测元素的混合图像中以高亮标示。

      元素分布需按以下逻辑阐释:

      镶嵌物(测量点MP2):材质为黄铜(含Cu、Zn)。单元素分布暗示含镍(Ni),但图7红色谱线证实无镍存在,高铜锌峰产生的背景干扰导致误判,定量分析已修正此误差。

      剑身(测量点MP3):材质为钢材(图7绿色谱线),含铁(Fe)及微量锰(Mn)、镍(Ni)。谱线中铜(Cu)、锌(Zn)、钙(Ca)源于镶嵌物污染及长期埋藏的环境渗透。

      测量点MP1(图7蓝色谱线):钙含量高,铁、锰、镍浓度低,铜锌强度高于MP3。此差异可能源自金属表面腐蚀层的成分微变。光谱评估后的定量结果见下表。

微束大面积元素成像光谱仪解密罗马剑:M4 TORNADO重现日耳曼战士的献祭之刃

图4.剑体上部镶嵌物的元素分布图

微束大面积元素成像光谱仪解密罗马剑:M4 TORNADO重现日耳曼战士的献祭之刃

图5(左).剑身镶嵌纹饰实物图

微束大面积元素成像光谱仪解密罗马剑:M4 TORNADO重现日耳曼战士的献祭之刃

图6(右).胜利女神头部区域的钙、铁、镍、铜、锌多元素分布图(标注测量点MP1/2/3)


结论

      微束大面积元素成像技术可高效、可靠地检测脆弱珍贵的考古文物,尤其适用于局部区域的无损快速分析。

      此罗马剑由低合金钢制成,剑身镶嵌胜利女神纹饰。光谱分析量化了剑身钢材与镶嵌物的元素组成,并证明需谨慎解读元素分布以避免谱峰重叠或背景干扰。元素成像图精准还原了镶嵌纹饰形态,无需额外处理即可重建原貌。定量成分数据对制定修复方案至关重要——修复工艺的选择直接取决于样本组成。

微束大面积元素成像光谱仪解密罗马剑:M4 TORNADO重现日耳曼战士的献祭之刃

图7.测量点光谱图(MP1蓝/MP2红/MP3绿)


作者

Dr. Roald Tagle、Ulrich Waldschl?ger、Dr. Michael Haschke

Bruker Nano GmbH

Natalie Lehnhardt

Hochschule für Technik und Wirtschaft Berlin

致谢

特别鸣谢Landesamt für Kultur und Denkmalpflege Mecklenburg-Vorpommern的Dr. C. Michael Schirren、Lorenz Bartel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