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体科学与材料表征领域,zeta 电位是评估分散体系稳定性的核心指标,而粒度仪测量 zeta 电位的技术,正是通过捕捉胶体粒子的电动力学行为,揭开粒子表面电荷状态的神秘面纱。这项技术与传统的电位测量方法相比,凭借对微观粒子的直接观测,成为分析纳米材料、涂料乳液、生物制剂等分散体系的 “利器”。?
一、zeta 电位的本质与测量根基?
当胶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时,其表面会因吸附离子或电离作用形成电荷层,与周围反离子构成双电层结构。双电层分为紧密层和扩散层,而 zeta 电位特指滑动面上的电位 —— 这一界面是粒子运动时,附着在表面的溶剂化层与 bulk 溶液发生相对滑动的边界。zeta 电位的绝对值直接反映胶体稳定性:绝对值越高(通常>30mV),粒子间静电斥力越强,分散体系越稳定;反之则易发生团聚沉降。?
粒度仪测量 zeta 电位的核心原理是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带电胶体粒子会向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其迁移速度与 zeta 电位存在定量关联。这种关联通过亨利公式描述,当分散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黏度以及电场强度已知时,通过测量粒子电泳迁移率,即可计算出 zeta 电位数值。?
二、测量过程:从粒子运动到电位计算的转化?
粒度仪测量 zeta 电位的过程,是电信号与光学信号协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将待测胶体样品注入特制的电泳池,施加稳定的直流电场(通常为 10-200V/cm),促使带电粒子定向迁移。此时,仪器通过多普勒激光测速技术追踪粒子运动:激光束照射迁移的粒子时,散射光频率会因多普勒效应发生偏移,偏移量与粒子迁移速度成正比。?
对于纳米级粒子或低浓度体系,仪器会采用相位分析光散射技术(PALS) 增强信号灵敏度。该技术通过调制电场方向,检测散射光相位变化,即使粒子迁移速度极慢(如 10^-8 m/s 级别),也能精准捕捉其运动轨迹。?
获取迁移速度后,仪器需结合介质参数(温度、黏度、介电常数)和亨利系数进行计算。亨利系数与粒子形状、双电层厚度相关,对于大多数球形粒子和稀溶液,通常采用 Smoluchowski 近似(亨利系数 = 1.5),简化后的公式可快速输出 zeta 电位结果。?
三、关键影响因素与测量准确性保障?
粒度仪测量 zeta 电位的准确性,受多重因素制约。介质 pH 值是首要因素:粒子表面电荷会随 pH 变化,如二氧化硅粒子在酸性条件下带正电,碱性条件下带负电,pH 波动 0.5 个单位就可能导致 zeta 电位偏差 5-10mV。因此测量前需用缓冲液稳定体系 pH。?
离子强度同样关键:过高的电解质浓度会压缩双电层,降低 zeta 电位;而过低则可能使粒子迁移速度不稳定。一般建议分散介质的电导率控制在 5-500μS/cm 范围内。此外,温度通过影响介质黏度和粒子热运动,间接影响测量结果,现代粒度仪多配备恒温控制系统,将温度波动控制在 ±0.1℃以内。?
与传统的电泳仪相比,粒度仪的优势在于原位测量—— 无需分离粒子即可直接分析,避免了样品处理过程中的电荷变化。同时,其一次测量可统计数千个粒子的迁移数据,通过平均值与分布分析,更客观反映体系整体的电位状态,为胶体稳定性评估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
从涂料工业的分散剂筛选,到生物医药的纳米载药体系优化,粒度仪测量 zeta 电位的技术,始终是连接微观电荷行为与宏观体系稳定性的桥梁。它的原理看似复杂,却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那些肉眼不可见的粒子,正通过电荷的 “语言”,诉说着分散体系的稳定密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