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Ky开元集团>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自动电位滴定仪的发展历程简单介绍下

来源:北京斯达沃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6月29日 20:11  
自动电位滴定仪的发展历程如下:
 
诞生阶段:滴定分析法可追溯到18世纪晚期,19世纪上半叶由法国化学家JosephLouisGay-Lussac命名。20世纪中期,自动电位滴定仪开始兴起。1949年,瑞士万通(Metrohm)推出第一台自动电位滴定仪Titriskop,这是一款为滴定用户特别设计的酸度仪,它通过增强等当量点pH值的分辨率,使分析者能得到更精确的结果,标志着自动电位滴定仪的诞生。
 
初步发展阶段:1957年,第一支活塞滴定管取代了玻璃滴定管,大大改善了滴定加液的简易度和精度。1961年,第一台能够自动记录滴定曲线的自动电位滴定仪Potentiograph诞生,虽当时滴定曲线仍需手工绘制,但这是自动电位滴定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技术提升阶段: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自动电位滴定仪与计算机联用成为可能。1971年,Titroprint475可与计算机联用,不仅能自动记录滴定曲线,还能对其进行评估,自动电位滴定仪通过集成微处理器具备了计算分析能力,开启了高性能电位滴定法的时代。1978年,Titroprocessor636将微处理技术和动态滴定结合,实现越接近滴定终点加液体积越小,在缩短分析时间的同时增强了精度。
 
现代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自动电位滴定仪发展为高精度、高效率、多功能的自动化分析仪器。它具备自动进样、自动滴定和数据处理等功能,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其能自动优化滴定条件和预测结果。同时,为满足现场分析等需求,还出现了小型化、低功耗的便携式自动电位滴定仪。此外,微流控滴定仪、在线滴定仪等新型滴定仪也不断涌现,进一步提高了分析精度和效率,简化了操作流程。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