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Ky开元集团>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石油、化工行业储运罐区氮封系统氧含量监测遵循标准及氧分析仪选型

来源:西安诺科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2025年06月24日 15:42  

一、什么是氮封罐

氮封罐是一种通过氮气填充保护存储介质的化工设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维持罐内微正压状态隔绝空气,在石化、制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二、为什么设置储罐氮封系统及测氧含量的意义

1、隔绝氧气消除燃爆风险:储罐气相空间中若氧气浓度超过5%,遇挥发性有机物(VOC)易形成爆炸性环境。氮封通过维持罐内微正压(通常0.2~0.5 kPa),阻止空气渗入,将氧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

2、防止物料氧化变质:对苯乙烯、丙烯腈等易自聚物料,或易氧化精细化学品,氮气可抑制聚合反应和化学降解。

3、抑制有毒、腐蚀性气体释放:酸性水罐、含硫污油罐等设备中,氮封减少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外泄,同时避免水分进入导致碳钢储罐内壁硫化亚铁自燃。

图片1.png

4、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要求监测: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技术规范GB 17681—2024》6.3.2条和6.33条要求:

     a>设有氮气密封保护系统的甲B 、乙A类易燃液体储罐,应控制氧浓度不大于极限氧浓度50%

     b>未设氮气密封保护系统的甲B 、乙A类易燃液体储罐需监测罐内可燃气含量

     c>储存对氧含量敏感物质的储罐单元应设在线氧含量检测仪表

三、石油、化工储运罐区氮封系统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 50160-2008

     a>内浮顶储罐单罐容积 ≤5000m? 且采用易熔材料浮盘时,需设氮封。固定顶储罐:储存温度 >120℃ 的重油必须设氮封。

     b>第5.5.9条:较高浓度环氧乙烷设备的安全阀前应设爆破片。 爆破片入口管道应设氮封, 且安全阀的出口管道应充氮。

     c>第 6.2.2条:当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00m?的内浮顶储罐采用易熔材料制作的浮盘时, 应设置氮气保护等安全措施。

     d>第 6.2.4A 条:储存温度超过 120℃的重油固定顶罐应设置氮气保护

《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14

     a>甲B类液体(沸点 <45℃ 或蒸气压 >88kPa),内浮顶罐/固定顶罐需设氮封

     b>储存Ⅰ、Ⅱ级毒性的甲B、乙A类液体储罐必须设氮封,单罐容量 ≤5000m?

     c>甲B、 乙A 类液体化工品和轻石脑油,需采取氮气密封保护系统

《煤化工工程设计防火标准》GB 51428-2021

     a>甲B类液体(沸点 <45℃ 或蒸气压 ≥76.6kPa)的压力/低压储罐或常压储罐均需氮封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 3007-2014

     a>甲B、乙A类液体:固定顶罐/低压罐需设氮封并密闭回收排气

《石油化工罐区自动化系统设计规范》SH/T 3184-2017

     a>储罐需安装相关计量和非计量级测量仪表,其中包含氮封装置

图片2.png

《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GB 51283-2020

     a>使用或生产甲、 乙类物质的工艺系统设计, 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间歇操作且存在易燃易爆危险的工艺系统宜采取氮气保护措

     a>单罐容积不小于100m?的甲B、乙A类液体储存应选用内浮顶罐。 当采用易熔材料制作浮盘时, 应设置氮气保护等安全措施。 采用固定顶罐或低压罐时, 应采用氮气或惰性气体密封。

四、罐区氮封系统氧分析仪选型

典型氮封罐应用行业如石化、化工制药、燃气等,其储罐介质以油、气、各类溶剂、酸碱溶液为主,此类工况下首要考虑氧分析仪传感器的耐腐性,电化学传感器在此类工况下寿命较短,应优先考虑激光氧、顺磁氧原理。


诺科仪器有着近20年气体分析仪研发生产的技术积累,在罐区氮封氧含量分析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及业绩。在氮封氧含量分析仪选型方面诺科仪器可根据客户的行业工况、预算等定制技术方案。仪器安装方式可选抽取式、原位式,分析原理、量程、预处理等均可进行定制。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