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Ky开元集团>技术中心>操作使用>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液体自动进样器养护技术规范

来源:山东瑞德京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06月20日 18:16  
  液体自动进样器作为分析检测的核心前处理设备,其性能稳定性直接影响实验效率与数据准确性。科学的养护体系需涵盖日常维护、周期校准、环境控制及突发问题处理等环节,以下为系统性养护方案:
  一、日常维护操作规程
  1. 进样系统清洁
  - 进样针维护
  - 每次使用后立即用超纯水超声清洗15分钟,清除残留样品结晶。
  - 针对高粘度或蛋白质样品,采用甲醇/水(70/30)混合液预冲洗,防止交叉污染。
  - 每日实验结束后,用10%硝酸溶液浸泡冲洗,去除无机盐沉积物,氮吹干燥后存放。
  - 样品盘保养
  - 每周拆解样品盘,用乙醇擦拭定位孔及密封圈,清除碎屑。
  - 低温冷藏(4℃)保存生物样本时,定期检查冷凝水并擦干,防止霉菌滋生。
  2. 流路系统维护
  - 管路冲洗程序
  - 设置三级冲洗流程:先用5%甲醇水溶液冲洗10分钟,再用纯甲醇置换水分,最终用保存溶剂(如0.1%叠氮钠溶液)灌充系统。
  - 每月执行反向冲洗:将进样方向切换为逆流模式,用10%异丙醇水溶液以0.2mL/min流速冲洗30分钟,清除管壁吸附物质。
  - 滤芯更换制度
  - 在线过滤器实行分级管理:前置0.5μm尼龙滤膜每周更换,终端0.22μm PTFE滤膜每两周更换。
  - 特殊样品处理:高浓度悬浊液样品分析后,增加离线过滤步骤,采用切向流过滤装置预处理样品。
  3. 传感器校准
  - 压力传感器校验
  - 每日开机后执行压力归零校准,误差超过±0.5kPa时需重新标定。
  - 使用标准砝码模拟压力值进行多点校准,记录校准曲线。
  - 温度补偿系统
  - 每季度用高精度PT1000温度计验证温控精度,确保进样区温度波动≤±0.3℃。
  - 发现偏差时需重新烧录PID控制参数,并验证降温速率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二、周期性深度维护
  1. 机械部件检查
  - 运动系统润滑
  - 每月对XYZ轴传动丝杆涂抹精密润滑油(如Fomblin YLVAC 25/6),避免金属磨损。
  - 检查皮带松紧度,用张力计调整至原厂标定值(通常为80-120N·cm)。
  - 密封件更换
  - 每季度检查PEEK接头磨损情况,表面划痕深度超过0.1mm时需更换。
  - 金属卡套变形时应及时剔除,安装扭矩控制在0.6-0.8N·m范围。
  2. 计量系统验证
  - 注射泵校准
  - 使用微量称重法(精度0.1mg)对1-100μL全量程进行线性校验,允许误差±0.5%。
  - 发现偏差时需调整螺杆间隙或更换丝杆模组,并记录校准日志。
  - 阀体维护
  - 六通阀每500次进样后拆解保养,检查转子密封圈老化情况,重新涂抹耐高温硅橡胶密封剂。
  - 气动阀每季度测试响应时间(应<50ms),延迟超标时需清理气路或更换O型圈。
  三、环境控制与存储管理
  1. 运行环境监控
  - 温湿度控制
  - 实验室温度维持22±2℃,相对湿度≤50%RH,配置除湿机并加装实时监测探头。
  - 洁净台风速保持在0.3-0.5m/s,定期更换HEPA滤网(每半年一次)。
  - 防震与防尘
  - 设备放置于减震台,远离大型仪器(如离心机、超声波仪)防止共振干扰。
  - 关键部件操作需在100级洁净环境下进行,使用防尘罩覆盖闲置接口。
  2. 停机存储规范
  - 短期停机(<72小时)
  - 保持流路充满保存溶剂(反相系统用甲醇/水=70/30,正相系统用正己烷),每隔6小时启动蠕动泵循环1分钟。
  - 长期存储(>7天)
  - 排空流路液体后充入惰性气体(氩气或氮气),密封前用真空干燥箱40℃烘干4小时。
  - 涂抹防锈油封装金属部件,电子元件放入含干燥剂的密封箱。
  四、异常处理与性能验证
  1. 常见故障排查
  - 压力突变
  - 依次检查滤膜堵塞(ΔP>50kPa)、流路气泡(表现为压力波动>10%)、柱床塌陷(伴随保留时间偏移)。
  - 采用分段加压法定位堵塞点,必要时反冲或更换管路。
  - 进样不准
  - 验证注射器密封性(氦质谱检漏)、校准计量泵行程(激光位移传感器标定)、检查样品瓶液位过低情况。
  2. 性能确认试验
  - 日常质控
  - 每月进行系统适应性测试:使用标准溶液(10μg/mL)连续进样6次,要求峰面积RSD≤1.5%,保留时间RSD≤0.5%。
  - 年度全面验证
  - 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EN标准符合性测试,涵盖进样精度、交叉污染率、携带污染量等12项指标。
  - 重点检测极限条件(如最小进样量1μL、最高粘度样品)下的设备表现。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