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是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 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 )的简称。它是继免疫荧光和放射免疫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酶技术。在检测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体反应。洗涤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体,通过反应结合在固相载体上。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ELISA实验中显色淡或显色偏低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细致的实验操作和对实验条件的精确控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及其对应的解决攻略:
1. 温育时间不够或温度不正确
- 原因:抗原抗体反应需要足够的时间达到反应高峰,温育时间过短或温度未达到37°C,会影响显色。
- 解决方案: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确保温育时间充足,温育箱温度稳定在37±0.5°C,避免频繁开关温育箱门。
2. 加样量不足或操作不当
- 原因:加样量不足、移液时有气泡或吸头残留液体过多,导致反应物浓度不足。
- 解决方案:使用校准的移液器,确保移液器与吸头匹配,移液不宜过快,排放要全,避免气泡。
3. 试剂和样品未平衡至室温
- 原因:低温试剂直接使用会影响反应效率。
- 解决方案:从低温保存条件取出的试剂和样品需在室温平衡30分钟以上再使用。
4. 检测抗体或酶浓度过低
- 原因:检抗或酶浓度过低,不足以催化足够的显色反应。
- 解决方案:按照说明书准确配比高浓缩试剂,确保检抗和酶的浓度符合要求。
5. 标准品溶解不充分
- 原因:冻干标准品溶解不均或未充分混匀,影响标准曲线的线性。
- 解决方案:先进行离心,避免试剂粘附于管盖或管壁,加入足量稀释液,充分混匀,可静止一段时间再反复吹打但避免起泡。
6. 洗板操作不当
- 原因:不正确的洗板或过度洗板会去除结合在孔壁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导致显色降低。
- 解决方案:按操作要求进行洗板,避免过度洗板,对于敏感指标尤其注意。
7. 显色时间不足
- 原因:显色时间过短,梯度显色未全形成。
- 解决方案:每隔10分钟观察,待有梯度显色时加入终止液终止显色。
8. 酶标仪波长设置错误
- 原因:酶标仪的波长设置不正确,影响读数准确性。
- 解决方案:使用正确的滤光片,酶标仪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校准。
9. 试剂盒过期或保存不当
- 原因:过期或保存条件不当的试剂盒可能导致酶活性下降。
- 解决方案:确保使用在有效期内的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要求保存试剂盒。
10. 样本中目标蛋白表达量低
- 原因:样本中目标蛋白含量低,不足以产生显著的显色反应。
- 解决方案:如果标准曲线正常,检查样本中目标蛋白的表达量,必要时稀释样本或增加样本量。
11. 抗体非特异性结合
- 原因:封闭不充分或封闭液选择不当导致背景高。
- 解决方案:确保进行了适当的封闭处理,使用5-10%的与二抗同种动物来源的血清或牛血清作为封闭液。
12. 洗涤缓冲液问题
- 原因:洗涤不充分或省略了洗涤步骤,导致背景色过高。
- 解决方案:检查并确保完成所有的洗涤步骤,确保洗涤缓冲液的正确稀释和使用。
13. 底物污染
- 原因:底物在使用前被污染,导致显色不均。
- 解决方案:确保底物在使用前保存在避光条件,避免金属离子或氧化剂污染。
14. 样本处理不当
- 原因:样本处理过程中可能引入干扰因素,如溶血、细菌污染等。
- 解决方案:避免样本溶血,确保无菌操作,使用抗凝剂时注意说明书要求。
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解决ELISA实验中显色淡的问题,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