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Trace1300E气相色谱仪作为实验室分析的核心设备,其联机操作是保障实验顺利开展的关键步骤。本文将围绕联机流程展开详细说明,帮助用户快速掌握设备连接与初始化技巧。
一、联机前准备工作
1.硬件检查
确认载气(氮气/氦气)钢瓶总压大于2MPa,分压表调至0.4-0.7MPa,并检查氢气、空气等辅助气体供应状态。
检查进样口与检测器端毛细管柱安装是否牢固,确保无漏气风险。
若需更换进样针、隔垫或衬管,需在开机前完成操作。
2.电路与软件准备
确保仪器电源已接通,主机、自动进样器及计算机电源开关处于开启状态。
启动Chromeleon 7工作站软件,检查软件与仪器的通讯状态,确认连接正常。
二、联机操作步骤
1.参数设置
在软件界面中,通过“Column Setup”或“Column Properties”输入色谱柱的柱长、内径及膜厚信息。
设置进样口温度、载气流速、分流流量等关键参数。例如,毛细管柱推荐载气流量范围为0.8-5.0 mL/min(根据内径调整)。
若使用质谱检测器(如ISQ系列),需在ISQ Dashboard中设置传输线温度(250°C)、离子源温度(280°C)等参数。
2.仪器初始化
点击“联机”按钮,系统将自动初始化仪器参数。若火焰异常,可通过燃烧器参数调整优化火焰状态。
观察仪器状态面板,确认所有指示灯正常,无报警提示。
三、联机后验证与优化
1.泄漏检查
在“状态诊断”模块中执行泄漏检查,确保气路密封性。
核查背景信号强度(如质谱背景应≤1E+7),必要时进行调谐。
2.方法创建与运行
通过“Create Instrument Method”向导设置程序升温参数、进样模式及检测器参数。
运行序列前,确认校准曲线及数据处理方法已优化,避免峰形失真或积分误差。
四、注意事项
1.安全操作:氢气使用需在通风环境中进行,避免爆炸风险。
2.温度控制:检测器温度不得低于进样口温度,防止污染;进样口温度需高于柱温最高值且不引起样品分解。
3.进样规范:取样前用溶剂反复洗针,避免交叉污染;进样时确保无气泡,保证重现性。
4.维护记录:每次使用后填写仪器使用记录,便于追溯与故障排查。
通过以上步骤,用户可高效完成赛默飞Trace1300E的联机操作,为后续实验提供可靠保障。掌握设备联机技巧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更能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