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元集团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重点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等产品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1月17日 10:01:25 来源:Ky开元集团 点击量:3715

近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通知,围绕植介入器械、医学影像、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等医疗器械重点细分领域,面向全市生物医药企业征集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投资项目。

  人工智能、基因技术、免疫治疗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催生全球生命科学的巨大变革。在此背景下,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在多项利好政策不断加持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制药与生物技术行业市场正保持高速发展。
 
  近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通知,面向全市生物医药企业征集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投资项目。本次征集工作明确八大方向,为提升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化能力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征集范围
 
  专题一:工艺技术开发项目
 
  方向1.药品生产工艺开发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生物制品、化学药、中药等细分领域,以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能环保等为主要目标,开展重要环节生产工艺(如,原料制备、细胞株构建、制剂、发酵、纯化、提取、中试放大等)的研究开发并取得实质性突破(可一项或多项),提升药品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通过生产线建设或改造,将该成果应用于相关产品的生产。
 
  方向2.医疗器械生产工艺开发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植介入器械、医学影像、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等医疗器械重点细分领域,开展一类产品生产制造关键工艺开发并在提质、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通过生产线建设或改造,将该研究成果应用于相关医疗器械产品生产。
 
  专题二:专业化技术平台建设
 
  方向1.研发服务平台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细胞与基因治疗、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小分子药物、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创新药械产品开发,对接国际前沿领域与监管标准,投资建设具有高水平技术服务能力的研发服务平台项目。
 
  方向2.生产服务平台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小分子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抗体偶联药物、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赛道或领域,投资建设规模化生产服务平台,在相应领域形成有行业竞争力的生产服务能力。
 
  方向3.企业技术平台
 
  征集项目重点为:瞄准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沿方向,在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投资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平台,用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专题三: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建设
 
  方向1.药品生产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企业自有的药物产品进行产业化基地或生产线建设(升级),形成相应产品生产能力,并最终获得药监部门颁发药品生产许可证。
 
  方向2.医疗器械生产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企业自有的医疗器械产品进行产业化基地或生产线建设(升级),形成相应产品生产能力,并最终获得药监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方向3.产业链上下游关键产品生产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企业自有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关键设备、原料、试剂或耗材等产品,进行产业化基地或生产线建设(升级),形成相应产品生产能力,赋能本市医药企业研发生产。
 
  全文如下:
 
  关于征集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化能力提升储备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办规〔2024〕9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特面向全市生物医药企业征集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投资项目,构建产业化能力提升项目储备库。
 
  一、征集范围
 
  专题一:工艺技术开发项目
 
  方向1.药品生产工艺开发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生物制品、化学药、中药等细分领域,以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能环保等为主要目标,开展重要环节生产工艺(如,原料制备、细胞株构建、制剂、发酵、纯化、提取、中试放大等)的研究开发并取得实质性突破(可一项或多项),提升药品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通过生产线建设或改造,将该成果应用于相关产品的生产。
 
  方向2.医疗器械生产工艺开发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植介入器械、医学影像、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等医疗器械重点细分领域,开展一类产品生产制造关键工艺开发并在提质、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通过生产线建设或改造,将该研究成果应用于相关医疗器械产品生产。
 
  专题二:专业化技术平台建设
 
  方向1.研发服务平台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细胞与基因治疗、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小分子药物、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创新药械产品开发,对接国际前沿领域与监管标准,投资建设具有高水平技术服务能力的研发服务平台项目。
 
  方向2.生产服务平台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小分子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抗体偶联药物、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赛道或领域,投资建设规模化生产服务平台,在相应领域形成有行业竞争力的生产服务能力。
 
  方向3.企业技术平台
 
  征集项目重点为:瞄准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沿方向,在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投资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平台,用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专题三: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建设
 
  方向1.药品生产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企业自有的药物产品进行产业化基地或生产线建设(升级),形成相应产品生产能力,并最终获得药监部门颁发药品生产许可证。
 
  方向2.医疗器械生产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企业自有的医疗器械产品进行产业化基地或生产线建设(升级),形成相应产品生产能力,并最终获得药监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方向3.产业链上下游关键产品生产
 
  征集项目重点为:围绕企业自有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关键设备、原料、试剂或耗材等产品,进行产业化基地或生产线建设(升级),形成相应产品生产能力,赋能本市医药企业研发生产。
 
  二、征集要求
 
  1.基本要求。申报单位应在本市注册、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生物医药领域企业主体,经营状态正常,信用记录良好,财务制度健全,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2.项目总投资。专题一、二投资应不低于1000万元,专题三投资应不低于2000万元;上述投资项目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50%。
 
  3.建设条件。项目实施地点须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且已初步完成项目立项、土地厂房、投资备案、环评(如有)、资金等相关基础工作,具备项目建设实施相关的基本条件。
 
  4.项目周期。所征集的应是在建项目,或于未来半年内开工建设,项目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5.其他事项。项目单位应遵守诚信管理要求,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项目须承诺成果在本市转化或产业化;本通知征集范围不包括已获市级财政资金支持项目。
 
  三、具体流程
 
  1.报送方式。项目申报单位填写《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储备项目征集表》,在要求位置盖章后形成PDF文件,连同word版本一并发送至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电子邮箱znzj@biopharm.sh.cn。
 
  2.申报节点。第一批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2月18日16:00。本项目长期面向全市企业征集,有新增相关项目的企业主体可随时报送征集材料,纳入储备库。
 
  四、联系方式
 
  服务热线:8008025114(座机) 4008205114(手机)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陈明海 50800300-321(材料报送)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5年1月10日
 
  素材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北京怀柔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人工智能健康检测仪器规模化应用

    北京怀柔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人工智能健康检测仪器规模化应用,包括“玄黄识仪”多模态智能检测仪和“阅睦家”AI智能检测仪等仪器设备。
    2025-07-17 11:34:45
  • 我国医学装备出海成效显著 覆盖190个国家地区

    2024年我国医学装备出口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家医疗机构,成为全球重要的医疗装备应用市场和生产基地。
    2025-07-14 13:44:54
  • 预算643万元 广州市老人院采购一批仪器设备

    广州市老人院就“广州市老人院(老年医院一期)2025年医用电子生理参数检测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643万元。
    2025-07-12 10:35:30
  • 预算930万元 华东医院采购一批医疗设备

    华东医院就“华东医院医疗设备2025”发布招标公告,预算930万元。
    2025-07-11 11:13:27
  • 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 国家药监局发布10大举措

    国家药监局提出10大关键举措,重点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的全生命周期监管,覆盖审评审批优化、标准体系建设、上市后监管强化等全链条。
    2025-07-07 10:14:43
  • 预算1340万 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人民医院采购一批医疗设备

    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人民医院就“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人民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设备更新项目县人民医院十四五、十五五等级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医疗设备...
    2025-07-02 09:29: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