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元集团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低碳建筑山西省实验室获批建设
2024年11月21日 14:11:36 来源:Ky开元集团 点击量:4622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建筑业的低碳转型迫在眉睫。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山西省建筑业向低碳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山西省决定依托山西建投集团,联合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共同建设低碳建筑山西省实验室。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11月20日,记者从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建投)获悉,由该集团承建的低碳建筑山西省实验室获得山西省政府立项建设批复。近日,低碳建筑山西省实验室已获得山西省政府的立项建设批复,标志着山西省在推动建筑业科技创新和低碳转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建筑业的低碳转型迫在眉睫。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山西省建筑业向低碳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山西省决定依托山西建投集团,联合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共同建设低碳建筑山西省实验室。
 
  据介绍,低碳建筑山西省实验室依托山西建投,联合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共建,聚焦国家“双碳”目标及山西省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汇聚优势科技资源与条件设施,围绕低碳建筑材料、绿色低碳建造技术、建筑运行节能降碳、建筑用能低碳转型四个方向,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减碳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系统集成创新,旨在推动山西建筑业向低碳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发展。
 
  据悉,山西省实验室将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新型研发机构、汇聚高端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支撑转型发展的原始创新源泉、建设山西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水平引领阵地。山西建投负责人表示,“双碳”背景下,建筑业的低碳转型迫在眉睫。该集团将切实扛起实验室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确保三年建设期内各项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如期完成,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山西省建筑领域的旗舰型科技创新基地。
 
  据了解,山西建投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有投资建设集团,也是中国500强企业,具有科研、咨询、勘察、设计、投资、建设、制造、运营等“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建设项目分布国内及海外61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公路、桥梁、水利、市政、环保、仿古与古建修缮及煤、电、铝、化工等建设领域,承建工程项目创优质工程万余项,获鲁班奖53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4项等。
 
  低碳建筑山西省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实验室将继续深化与各共建单位的合作,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推动建筑业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实验室还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的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为实验室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中科院成功绘制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全景图谱

    近日,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该领域获得重要突破。据悉,该校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成功绘制全球首张小麦抗条锈病基...
    2025-07-24 16:52:38
  • 陕西公布第二批概念验证和中试基地服务能力清单

    清单涵盖了更广泛的技术领域,包括半导体、光电技术、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以及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
    2025-07-24 16:31:29
  • 【第九站】“共享百家行”活动走进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7月18日浙江省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联盟“共享百家行”第九站走进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来自省内20余家涵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元主体的...
    2025-07-24 16:04:01
  •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丛书”发布

    作为我国工程科技领域中长期战略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该丛书系统描绘了2040年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愿景与路径,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2025-07-24 15:51:44
  • 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完成初步设计

    就在近日,我国在核反应堆方面收获了重要突破,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完成初步设计,具备上报审批条件。这同样标志着我...
    2025-07-24 15:16:27
  • 工信部:将进一步推进金融赋能新型工业化

    工信部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下一步将纵深推进产融合作,重点提升金融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效能。
    2025-07-24 13:47:5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