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元集团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半年融资超10亿 临床质谱资本热度不断上涨
2022年07月07日 14:02:17 来源:Ky开元集团 作者:宋池 点击量:6003

2022年上半年,共有10家质谱仪企业获得融资,其中7家为临床质谱企业,除临床质谱之外,蛋白质组学也是近年来质谱行业受到资本青睐的领域。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精准医疗的发展对临床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谱技术凭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势,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质谱已经成为质谱行业的的热点赛道,不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热度和融资额度也在明显提升。
 
  去年,Ky开元集团整理了2021年临床质谱的融资情况(2021年融资超10亿 临床质谱将成医疗领域下一热点赛道)。如果说2021年临床质谱开始受到资本追捧,那么2022年临床质谱已经呈现大爆之势。据Ky开元集团统计,2022年上半年,临床质谱的融资额度就已经达到2021年全年的水平。
 
 
  2022年上半年,共有10家质谱仪企业获得融资,其中7家为临床质谱企业,包括颐坤生物、亿纳谱、英盛生物、瑞莱谱、西湖维泰、凯莱谱和聚光科技旗下的谱聚医疗,融资总金额已经超过10亿元。除亿纳谱和西湖维泰之外,其余企业融资额度均为亿元级别。颐坤生物、瑞莱谱、凯莱谱等企业均已完成不止一轮融资。此外还不断有新的企业获得融资,如谱聚医疗、西湖维泰等。
 
  除临床质谱之外,蛋白质组学也是近年来质谱行业受到资本青睐的领域。上半年共有3家企业获得融资,研发蛋白质组学技术,包括西湖欧米、珞米生命科技和科络思生物。蛋白质组学主要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在医疗与制药领域也有重要价值。
 
  2022年上半年获得融资的企业基本集中在临床检测和蛋白质组学,可以看到生命健康已经质谱技术现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尤其是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目前较为成熟的临床质谱平台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微生物质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其中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是临床检测中最常用的类型,可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药物浓度检测、心血管疾病检测等。除了上述质谱仪器,质谱成像、蛋白定量质谱、核酸质谱等质谱技术也逐渐在临床中应用,临床质谱正朝着多样化发展。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竞争压力。
 
  除了受市场需求的驱动,临床质谱的发展还受到政策的支持,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就将质谱作为精准医疗核心技术之一。在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下,国内临床质谱企业的发展有着可靠的保障。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是吸引资本“加注”临床质谱的主要原因。临床质谱赛道整体处于上升期,可以预计未来在融资上还将有更好的表现。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160万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采购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

    日,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委托上海市静安区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项目编号310106000250522112...
    2025-07-23 11:44:06
  • 预算350万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采购液质联用仪

    近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高效液相串联质谱系统采购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350万元。
    2025-07-23 10:27:32
  • 上海启动2025年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 聚焦重点领域技术能力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启动2025年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聚焦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等关键领域,涵盖食品添加剂、汽车部件、建筑材...
    2025-07-23 10:13:57
  • 预算670万 满洲里市人民医院采购医疗设备

    近日,满洲里市人民医院就“专用医疗设备采购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670万元。
    2025-07-23 10:01:26
  • 2804.2万元大单 杭州医学院采购生物安全实验室工艺设备

    近日,杭州医学院委托浙江求是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为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采购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型超速离心机等设备,预算2...
    2025-07-23 09:37:14
  • 预算355.35万元 桂林医科大学采购仪器设备

    桂林医科大学就“公共卫生学院2025年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发布招标公告,预算355.35万元。
    2025-07-23 09:33: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