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元集团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政策驱动 需求增长 食品检测行业增量显著
2022年06月27日 16:08:42 来源:Ky开元集团 作者:宋池 点击量:6134

食品安全与大众健康密切相关,因此食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而食品安全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食品检测需求的日益增长,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也在快速发展。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食品安全与大众健康密切相关,因此食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而食品安全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食品检测需求的日益增长,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也在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认监委的数据,2016-2020年中国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检测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达169.07亿元,同比增长5.6%。食品检测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细分的第五大市场。
 
 
  国家政策支持是推动食品检测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进入“十四五”时期后,我国再次制定了一系列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抽检和监管执法。《“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也要求聚焦执法、司法重点难点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技术鉴定能力。
 
 
  各项政策与食品安全检测相关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二是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能力。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一方面为食品检测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检测需求。首先,直接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检测需求。其次更严格的监管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对检测服务的需求也更大。
 
  另一方面提高了对检测机构的要求。我国食品检测机构数量众多,据统计,2020年食品检测机构就已经有3500多家,市场竞争相对激烈。检测机构水平参差不齐。近几年数量一直在上下波动。目前开展食品检测业务的上市检测公司数量较少,主要有华测检测、谱尼测试、广电计量等。从检测能力看,我国食品检测行业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可以帮助检测机构提高检测水平,同时新的检测技术也能带来新的市场需求。例如食品快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为了满足政府监管部门对于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但也反过来推动了快检市场的扩大。此外完善检测标准完善、提升标准物质能力、加快研制食品相关标准样品等也是提高食安全检测能力的一部分,对食品安全检测市场都能产生一定影响。
 
  从政策上看,我国正在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提高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同时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利好政策将推动我国食品检测行业继续发展。但食品检测机构需要及时提高自身能力。在《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后,我国加大了对检验检测的监管力度,规范检验检测行业发展。市场竞争激烈,政策监管加强,只有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行业发展中获益。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枣庄辣子鸡:小美食撬动大产业

    在鲁南大地的枣庄,有一道美食远近闻名,它就是枣庄辣子鸡。色泽红亮、鸡肉鲜嫩、香辣可口的枣庄辣子鸡,不仅是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客,更成为...
    2025-07-23 15:46:29
  • 支持经费3122万元!河南公布13类科研仪器设备购置项目清单

    本次公布的拟支持项目清单精准投向三大领域,拟支持经费共3122万元。其中,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类的投入规模最大,为1865万元。
    2025-07-23 10:42:58
  • 酷暑夏季:冰淇淋生产设备的 “高光时刻”

    夏日的热浪席卷而来,冰淇淋成了人们消暑降温的“宠儿”,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摊贩,还是大型食品企业,都在加足马力生产各类冰淇淋。而这背...
    2025-07-22 15:46:39
  • 山西:加强食用农产品检测机构监督管理 进一步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7月18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山西省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暂行)》,明确规定了检测机构的工作要求及考核管...
    2025-07-22 10:33:39
  •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与使用 山西发布新规定

    7月16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和食品生产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通告》,通告从生产要求、主体责任、规...
    2025-07-21 16:28:42
  • 食品加工机械助力河南薯产品规模化生产

    在河南薯产品产业的发展进程中,食品加工机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推动了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还助力产业实现了从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的...
    2025-07-21 14:43: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Ky开元集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Ky开元集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Ky开元集团)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